而忠叔也觉得这个丫头不但点头知尾,而且谦虚乖巧确实是个可造之才。
在解决完粮食问题后,他们又来到船坞。
因为孙露觉得与其租船不如买两条船。
但跑了几家船厂后,孙露便觉得失望着很。
原来在明朝中国帆船已经小型化了。
再加上连年的海禁,孙露要求的那种船是绝对违禁的。
可是孙露觉得浙江也算是海寇商人的聚集地之一。
怎么会搞不到大型海船呢?还是忠叔的话解答了孙露的疑惑。
原来这个时期海上的贸易集团粗略可以分为一许栋兄弟、王直、徐海为代表的江浙皖海商;以洪迪珍、张链、吴平、曾一本、林道乾与林凤为代表的闽广海商;以及郑(芝龙)氏南安安平海商等三大集团。
江浙皖海商因为当年王直被朝廷消灭因而从此一蹶不振。
再加上这些年朝廷加强了对江浙地区的管理。
现在在这儿当然很难弄到大船。
不过忠叔也对孙露表示如果孙露真的出得起钱可以在大澳买到她想要的西班牙帆船。
孙露想了想最后终于决定在忠叔的帮助下卖了两条普通的商船,只在船首和船尾追加了两门小炮。
忠叔认为这样的安排做生意应该可以了。
又不是做海盗,没必要追加炮台。
留出足够的空间来装货物。
当然忠叔这么热心的帮助孙露也是有原因的。
他从孙露哪儿得了不少的股份。
孙露的汉威公司赚得越多他的年底分红当然也越多拉。
虽然这样的两条船在孙露看来离自己心目的舰队差了十万八千里。
但终归是自己的第一支舰队。
于是在一番自我安慰后,孙露给这两条船取名“启明号”
和“杭州号”
来纪念自己的第一支舰队出自杭州。
之后,他们又招收了一些水手。
不过期间孙露在大街上发现了不少的小乞丐。
他们中不少是逃荒到杭州的。
于是孙露灵机一动和忠叔商量了一下是否可以招些熟练的水手。
收留这些小乞丐并将他们训练成水手。
忠叔觉得这主意不错便招了20个熟练的水手人。
又从大街上找了40几个小乞丐。
回到客栈发现大家早已经在那儿等候多时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