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38章 纲略(第3页)

乔毓继续道:“若干年之后,一群辫子头建立的王朝,人口突破了一亿,正是因为从海外引进了高产作物。

那几种粮食不挑地,种下去就能长,收获多,养活的人自然也多……”

她说的缓慢,皇帝与皇太子听得聚精会神,见她停住,迫切道:“那几种高产作物来自哪里?海外,难道是倭国?”

“不是,”

乔毓指了指地图的一角,道:“在这儿。”

皇帝不可避免的露出了几分遗憾,皇太子也有些惋惜。

“当务之急,还是先鼓励民生,增加人口,”

皇帝深吸口气,定了定心:“说到底,最重要的便是一个字:钱。”

“的确,”

皇太子道:“若要人口,便要减轻百姓赋税,尤其是人头税;鼓励民生,便要兴修水利,诸多抚恤,同样离不开钱。”

父子二人心意相通,对视一眼,忽然转过头去,齐齐盯着乔毓看。

乔毓被看毛了:“我可没钱!”

皇帝忍俊不禁道:“没问你要。”

皇太子解释道:“父皇登基三年,能想的法子早就想了,小姨母知晓后世,或许会有些不同的建议。”

乔毓还真是仔细想了想,道:“自古重农抑商,本朝虽不似从前那般严禁,却沿袭旧例,说到底,平常百姓有几个钱啊,不如想着松一松缰绳,再在商人身上加以赋税。”

皇帝不置可否,又道:“还有呢?”

“尽快打通西域,将丝绸之路再搞起来,外国商人们来的多了,也能带动大唐经济,再则,也该注重沿海城市的发展,鼓励海上贸易。”

乔毓道:“此外,便是些小玩意儿了,我一时也想不起什么来。”

皇帝忽然道:“矿呢?”

乔毓没反应过来:“什么?”

“大唐境内,有哪些容易开采,且还没有被发现的矿?”

皇帝道:“总不能所有矿都远在天边,就大唐没有。”

“当然不是。”

乔毓寻了那张地图,想要圈起来,又见此处没有炭笔,不好下手,皇帝见状,便提笔道:“你说,朕记下来便是。”

“在饶州的潘阳县有铜矿,在金陵梅山有铁矿,在临汀郡的龙岩县有金矿,在朔州有煤矿,”

乔毓大略上说了几个,两眼都在发光:“这些矿不说是最大的,也是数一数二,足够开采好些年了。”

皇帝一一记录在纸上,叫乔毓看过,见没有错漏,方才叹道:“大唐休养生息几年,已经恢复元气,商贸复苏,市场上流通的钱币见少,户部一直想再铸一批开元通宝,但已知的铜矿就是那些,拙荆见肘,你说的这些,正好用得着。”

乔毓想起自己梦中所见,多提了一句:“铸钱太多可不是好事,或许会有通货膨……反正就是很不好的事情发生。”

“朕知道。”

皇帝微微笑了起来,目光在金陵梅山的铁矿上一扫,追问道:“除去金陵,别处便没有铁矿了吗?”

“有倒是有,还很多呢,好像比梅山的铁矿还要多,”

乔毓无辜的看着他,一摊手,道:“但是在高句丽境内,你说气人不气人?”

皇帝:“……”

忽然间好想扩充军备,明天就打过去。

“总而言之,还是先赚钱,此外,也别忘了训练水师,准备出海,”

乔毓笑嘻嘻道:“圣上,你的高产作物和矿藏都在海外等着你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