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想来知人知面不知心乃是世间最靠谱的真理。
当时一同在亭内纳凉并观此景的白袍者曾执着扇子一派好心地与我详细分析道:“玉华殿下果真是一名稳重的主公,调理气息也般的不露声色。”
他说,“你们别看玉华主公像是捡了个大便宜,实则他的脚一直都没敢落于桥面上。
纵观全局,微微一推测便不难猜出,是银魅殿下在桥上动了手脚。
方才别说是承载一人的重量了,就算一根头发丝儿都能让独桥尽毁。
庆幸的是玉华主公够稳重够有气度,过桥时施展了独门轻功,不然后果真真是不堪设想啊。
观望上界,谁不知玉华殿下惧水,居然还被人下这种阴招子。
银魅君啊银魅君真是忒地阴险。”
当时的我经验还尚浅,不了解所谓的八卦是非与勾心斗角,只觉得位穿白袍子,白靴子的人虽是一脸的义愤填膺,但说的也在理,不免对他慎密的思维报以一笑。
可端坐于另一厢的人自是不满了,那打抱不平者一袭墨色袍,拿手卷着黑袖,伸指嚷嚷着让人评理,无非就的是,银魅殿下品德多么的贤良,贞操多么的高洁,留独桥给不熟水性的玉华走,自己屈身踏水,还未上岸便遭袭,衣衫被沾湿了不说,还被坍塌的独桥断木给打了脑袋。
你说以好好的玉华殿下,自己过桥就算了,凭地过了桥还毁桥,毁了桥还不算还要暗袭银魅,真是没天理啊没天理。
此事故以讹传讹,不同版本、不同受害者在人们无限的夸大与慰藉中不胫而走,一时间流言纷纷而起。
就连碧尘也,那日甄选之际,他被夹坐在玉华与银魅之间,一整日里都觉如坐针毡,寒意四起,浑身都不自在。
传闻中的二人和和善善地坐着,偶尔为了粉饰太平而不得以冒出一两句皮笑肉不笑的言语彼此调戏,令他浑身冷汗,只恨没能中途退场。
如今看来流言也不仅仅只是流言。
银魅的功力如今又更胜一筹了,想必定是有人在他耳旁稍微说了点玉华的话坏,吹了点儿风声,他便不辞辛劳跑来试探我,可见那二人确实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倘若让他知道,我一堂堂三殿的入门弟子,不仅被他的宿敌拿一破萧勾了魂,还上了别人的床。
只怕不仅前途堪忧,还性命堪忧。
忧来忧去我便胸口积郁过甚,然后便淡定了。
我望着这位站定于我面前,似笑非笑的银魅殿下,强定下心来,“这病是寻常的病,起因也很是寻常,是我一时稍不慎,误吸食了苗女新炼制的香。
苗家姑娘慌乱着急得过了头,所以言语间将我的病况夸大了些许。
不过说起玉华殿下的箫声……”
我低头,作势顿了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