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
"
面对袁世振的陈词滥调,朱由校淡然颔首,心中暗自添上一笔。
大明素以民告官之风盛行着称,待锦衣卫遍布各省,若有胆敢妄增税负之徒,此即为民告官之铁证矣。
此状犹如税赋之契约,预示税务革新之要义,凡征税者,必烙此印记。
皇帝与袁世振,各怀心思,一番微妙交流后,袁世振满载而归,心满意足。
皇上虽倾心于武备整饬,然于朝政,尤是其变法宏图,实乃心之所系,其智谋之深远,可谓雄才伟略。
手持宦官代书之提款诏令,袁世振悠哉游哉步至度支司。
"
万两白银,仅为笔墨之资乎?莫非欲以纸醉金迷?"
班房内,毕自言望着那御印赫然的草诏,愕然之余,凝视着袁世振。
"
此非仅供文房四宝之用,实为新法推行之需。
"
袁世振闻毕自言之言,急忙澄清,"
朝廷欲更户帖、田契、黄册、鱼鳞册,特采勘合纸,八年一易。
陛下已遣使赴江西,延聘造纸高手入京,此乃权宜之计。
"
"
即便如此,万两亦显奢靡。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