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弥的名字叫如潮,是方丈外出开坛,在河边捡到的。
他被生父母抛弃,放在小木盆中,随着浪潮飘荡,方丈与熟水性的村民冒着危险将他救下,取如潮二字。
如浪潮滚滚向前。
如潮捧着遂钰送给他的酸梅饮,只喝了一小口,酸得紧紧闭眼,使劲打了个激灵。
遂钰:“好喝吗。”
“好喝!”
如潮点点头,问道:“我可以带回去给哥哥们也尝尝看吗。”
“可以。”
遂钰说:“屋里还有,待会全部带走。”
征得遂钰同意,如潮兴奋地点点头,又道:“今日方丈说,山下有几个人,似乎是宫里来的,他们要带施主回去吗。”
“大概是吧。”
遂钰问远处的越青。
“宫里来的?”
酸梅汤还是越青晨起下山锻炼,去附近农户家买的,越青说:“今日十五,皇后宫里来人,代皇后上了柱香。”
越青本以为皇后还有别的话通传,却没想到,人家还真是潜心礼佛,带着高香进大殿,供奉了小半摞手抄。
遂钰对如潮说:“我不能在这待很久,大概三四日后便得回去。”
如潮情绪肉眼可见地下降:“桃花都开了,之前皇后娘娘在寺里的时候,经常带着她身边的姑姑采摘,酿作桃花酒埋于后山。”
“虽然不能喝桃花酿,但是可以用桃花做糕饼,方丈每年都特别允准大家停课两日,将桃花浸入糖蜜中,以待清明香客供奉之时,分装赠送。”
如潮想同遂钰一道采摘桃花。
遂钰笑笑:“桃花花落容易,但我们相遇的情谊却可长存,后山那片湖泊的荷花开得极好,我们夏天同赏荷花如何。”
“公子,夏天我们不就回——”
越青本想说什么,遂钰摇头,她只好强调道:“好啊,夏天看荷花。”
春日温暖,太阳明晃晃地落在院中,没立凉棚,午间便晒得待不住了。
遂钰送走如潮,将誊写经文的纸笔收回房中。
初次接触经文,如潮帮助遂钰理解了许多段落,遂钰边学边记,一口气读了好几页。
如潮是这批小沙弥中天资最高的,年龄又小,寺中僧人都喜欢没事给他塞些吃食。
遂钰含着如潮送自己的桂花糖,想着不如再下山买些干桂花,混着蜂蜜放进酸梅汤中。
宫里的桂花来自进贡,虽是一等一的珍品,可遂钰喝着,似乎总觉得缺少山野间的灵气。
越青越听越玄乎,觉得遂钰是念经念傻了。
遂钰懒得同越青争辩,从她那要了钱袋,打算再去农户家问问,是否有去年晒好的干桂花。
他顺着山中小径,左拐右绕,专挑清凉地走。
百物万态,遂钰在宫中见的都是金银玉器,于广袤自然,根本不比民间孩童懂得多。
“老爷,我们是走这里。”
“不对啊,我记得二十年前这里应该有座亭子。”
“远处那位公子,请等等。”
嗯?
遂钰正欲踮脚摘眼前那柱眼熟,却又陌生植物的果实。
循着声音的方向望去,草木遮掩间,恍然看到两名中年男子,正朝着自己走来。
两人步履矫健,后头的那人精神奕奕,目光如炬。
不顺着大路进国寺,想必是什么喜爱探寻山野的旅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