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广明:“我既看了书,可仿照此人行为。
先用自身能为之事,与匪头交好,再缓缓图之。
若有机会,就快速逃离。
君子不立危墙、不行陌路、不入深水、不坐垂堂。”
耶瀚行笑着问:“哎呀,我们五皇子能为匪营做什么呢?送赎金?”
宋广明:……
宋广明沉默了。
耶瀚行又问:“匪徒又为何要与你交好呢?见你胆怯,刀架在你脖子上,你自会事事从之。
那等杀神,岂会如太傅一般惯着你?”
宋广明倔强地反问:“那太傅落入匪徒窝,会怎么做?”
“太傅不会落入匪徒手中。”
宋曲生不接受宋广明的假设,“君子不涉险境,太傅是真君子。”
宋广明:“只是打个比方,我想多听多学还不成吗?老六你闭嘴!”
耶瀚行:“好了,别吵。
若真落入那等情形,应当先学这人想办法了解那匪营,见机行事,见人行事。
尔等身份贵重,更易招惹杀身、凌辱之祸,切勿轻易泄露。”
“若还算平安,那就暂且蛰伏,莫惹是非。
若是进了杀神窝,探其所好,保命第一,效仿书中这人也未不可。
如若各种办法皆无用,危急性命之时,也可用身份利诱。”
话罢,话本在宋广明头上轻轻一敲。
“看书仔细些,带着头脑看。
这书当地景物,都是南地风貌,可见写书人定是南人,而非胡编。
再有江湖河上天气之象,书中描绘又是否为真……”
耶瀚行数出许多细节,让宋广明举着手里的话本不敢放下来。
宋曲生目光崇敬:“太傅记性真好。”
宋宴清问道:“太傅是否过目不忘?”
“那倒没有。”
耶瀚行摇头,“也得认真看个三五遍,方才能久记。
不过我看书极快,幼时我父亲怕我囫囵吞枣,浪费了书,就要我如此看书。
长大些,方才发现受用无穷。”
“只是这法子学得慢,又易遗忘,从爱好入手最佳,正适宜五皇子。”
换成宋宴清三人的书单,让他们将一本书完全琢磨通透,再看下一本,一本史书足够他们看上一年半载、更甚可能是三年五载。
这是书册不同的缘故。
训完宋广明,耶瀚行手抚长须:“如今正是秋时,待到冬日,吾能带两位文武双全的弟子出宫去看围猎,不知有人欲同往乎?”
“冬日围猎?!
太傅,我欲同去、我欲同去!”
宋广明跳了起来。
出宫的美事,还能出去打猎,哪个不想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