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圣旨上没提到让他先行回京,那他在路上与“还不知道在哪的平叛军”
汇合,自然也可以。
再则朝中既要考虑赈灾、还要考虑平叛,忙得厉害,还不知道要安排多久,才能调出一只足够平叛的大军。
只从时间上考虑,回京也不是个好决定,宋宴清自认为他的时间颇为珍贵,不想浪费。
除了回去安他阿娘的心,还有看宋齐光躺板板,宋宴清不觉得有其他回京的必要。
随后宋宴清自己也离了用膳的待客厅,消食一路走到别宫大门之外。
门外是他已然熟悉的景象,宋宴清的目光越过田野和丛林,落在那日他初与流民相见的地方。
当时挖出的征人尸骨,靠着那些流民的好心得以再度入葬。
当时宋宴清看到了一片的新起坟包,他那时也没注意到——坟包都是新起的。
如今想来,是流民闯进别宫后短短几日,就挖出了那许多尸骨。
后来,那些流民应当也有不少死去。
要被平叛的乱军,又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呢?其中有多少是反叛的武力部|队,还是又一支流民凑拢的平民队伍?
宋宴清从府城听来的那些小道消息,只能凑出“水匪大军”
这样的消息。
别宫中的其他人,多是跟从宋宴清留下的兵士,平时不会随意外出;而那些新的留守人,一个个连府城都不去的,也没哪个消息通畅。
平叛的“军队”
未至,他既不回去,当先行打探些消息。
当斥候,这是宋宴清的第二个决定。
不待送走传旨太监,宋宴清就让展勇先行准备,也通知下去——他们将成为斥候队伍,将先一步出发,去叛乱之地打探、收集消息。
准备这一步,也囊括了“消息收集”
。
他们怎么去叛乱之地、路上会遇过那些地方,需要注意什么势力,叛乱之地往常又是如何……都是细碎又重要的事。
至于宋宴清自己,他准备再“加下点”
,努力吃吃喝喝就是他的紧急任务。
不过紧急任务进行到一半,别宫开始发生一些古怪事。
居然有书生说仰慕他,特来拜访。
宋宴清懵逼地接待了人,方才知道他这段时间那些“高质量”
粉丝从何而来,全靠他的好先生——耶瀚行给他发新物料!
不愧是靠近八线的水平,居然有粉丝自主创造物料。
而物料的好感加成作用,这才促使他人远道而来。
话说到耶瀚行因为担了个太傅,扩展开来叫太子太傅的官职,往日里教教皇子,群臣从来不多关注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