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为什么叫四川?
许多人或许在日常生活中频繁提及“四川”
这一地名,但对其背后的由来却并未深入探究。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一起了解“四川”
这一名称的由来。
四川名称的起源
古代行政区域的划分
“四川”
这一名称并非直接来源于字面意义上的“四条大河”
,而是源于古代的行政区域划分。
在唐宋时期,我国采用的是“道路制”
,唐朝称为“道”
,宋朝称为“路”
。
北宋时期,地处四川盆地一带的“川陕路”
被进一步细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这四个路合称为“川峡四路”
或“四川路”
,简称“四川”
。
这一划分始于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治所分别为今天的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
官方正式使用
“四川”
一词作为行政区划的略称,首次正式出现在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的诏书中。
此后,宋朝设置了“四川宣抚使”
、“四川制置使”
等官职,这些官职都是中央派驻到川峡四路的官员,他们也都将这一地区简称为“四川”
。
元代的正式确立
到了元代,中央行政机构称为中书省,而直辖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则称为“行中书省”
,简称“行省”
。
元代在宋代的川峡四路基础上,正式设立了四川行省,简称“四川省”
,省治设在成都。
这一行政区划的确立,标志着“四川”
这一名称正式成为官方使用的行政区划名称,并沿用至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