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宝子来信了。”
在那个蝉鸣悠长、阳光炽热的夏季,我迎来了人生中的一大转折——高考。
这份转折并非如我所愿,而是带着一丝苦涩与无奈。
我的家庭,一个传统而保守的环境,对于教育的看法似乎总带着几分功利与偏见。
父亲,那个在我心中既威严又慈爱的男人,他的观念如同一块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你考不上清华北大,上那些所谓的二本三本,有啥意义?”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切割着我对于大学的憧憬与梦想。
在他看来,教育的价值只在于能否进入顶尖学府,否则便是浪费时间与金钱。
这种思想,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姑姑家的哥哥,一个初中毕业便踏入社会的青年,如今在市里也混得风生水起,仿佛成了父亲眼中“成功”
的典范。
我试图反驳,却现自己的声音如此微弱。
“可是,爸,我想上大学,我想体验那种学术的氛围,想学习更多的知识……”
我的话还未说完,就被父亲打断:“上大学?你上了大学出来还不是得找工作?还不如早点出来,还能省几年学费。”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让我瞬间感到无力。
在高考前的那一个月,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与挣扎。
我渴望上大学,渴望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压力与父亲的期望。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都会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考着未来的方向。
艺术,这个在我心中一直默默光的梦想,成了我唯一的慰藉。
我幻想着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艺术家,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世界,用音乐唱出内心的情感。
然而,这些梦想在父亲的眼中,似乎都是那么的不切实际。
高考那天,我带着复杂的心情走进了考场。
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我与父亲之间的一场无声较量。
我尽力挥,希望能够用成绩证明自己的价值。
然而,当分数出来的那一刻,我还是感到了失望——五百分,一个不上不下的成绩,让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填报志愿时,我几乎是胡乱地填写了几个学校,因为我知道,无论填什么,都很难改变父亲对我的看法。
果然,当班主任在办公室看到我填的志愿时,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你怎么不报个好点的学校?以你的成绩,完全可以冲一冲一本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