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120章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第2页)

他病重时向司马炎推荐了杜预。

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听从羊祜等人的建议,积极谋划伐吴,最终实现了天下一统。

3经典情节:

羊祜与6抗之交:羊祜镇守襄阳时,与东吴将领6抗虽处敌对阵营,但相互敬重。

羊祜下令晋军不许过界,打猎时也不犯吴境,6抗望见感叹羊祜有纪律。

羊祜还将被吴人先射伤的禽兽送还,6抗则回赠羊祜自己亲酿的酒。

杜预伐吴:杜预受司马炎任命后,积极筹备伐吴事宜。

他率领晋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克东吴多处城池,最终迫使孙皓投降。

4经典诗句:此回中诗歌较少提及,但在整部《三国演义》中开篇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堪称经典,其以宏观的视角和深沉的感慨,为整部小说奠定了一种历史沧桑感的基调。

5经典典故:

堕泪碑:羊祜死后,南州百姓罢市而哭,江南守边将士亦皆哭泣。

襄阳人思祜存日,常游于岘山,遂建庙立碑,四时祭之。

往来人见其碑文者,无不流涕,故名为“堕泪碑”

这一典故体现了羊祜的仁德和他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

6中心思想:这一回主要展现了西晋统一天下的历史进程,强调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的历史规律。

同时,通过对孙皓昏庸残暴的描写,揭示了君主无道则国家必亡的道理;而羊祜、杜预等西晋将领的仁德与智谋,以及他们为统一所做的努力,则体现了西晋的崛起和强大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7指导思想:从小说的整体来看,《三国演义》的指导思想既有对忠义、仁德等传统道德观念的推崇,如羊祜的仁德受到作者的赞扬;也有对历史展规律的思考和探讨,即天下分合的大势不可阻挡。

在这一回中,西晋的统一是作者所认为的历史必然趋势,而东吴的灭亡则是其内部腐败、君主无道的必然结果。

二、《周易哲学视角下的〈三国演义〉第12o回解析》

《三国演义》第12o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这一回目不仅是三国历史的重要篇章,更是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以周易哲学的视角来深度解析这一回目,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命运、变化与统一的主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深度解析三国演义经典哲思请大家收藏:(91919191)深度解析三国演义经典哲思更新度。

在周易哲学中,变化是永恒的主题。

这一回中,东吴的命运如同周易中的卦象一样,经历了起伏与转变。

孙皓继位后,东吴的局势逐渐恶化,他的昏庸无道、酷溺酒色使得吴国内部人心惶惶,国力衰退。

这正如同卦象中的阴阳失衡,预示着衰败的来临。

而西晋方面,羊祜镇守襄阳时与东吴将领6抗的对峙,以及后来杜预的登场与伐吴的成功,都展现了事物的变化与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