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业与李信谈了许久。
秦业内心一直都是心潮起伏,眼睛中流露喜悦。
总之,翁婿二人就是要用最少的银子,买来最多的粮食。
这次秦业携带三百万两银子去河北山东,这是满朝皆知的事情。
山东河北缺粮吗?
根本不用想,要是这两地不缺粮,要他这个钦差做什么?
实际上呢?
真缺粮!
河北官仓粮食,顶多足够百万人吃三个月,山东官仓也顶多这个时间,这个数目。
而一旦灾情告急,可就不是百万人!
所以,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李信笑道:“这次岳父前往这两地,还有江南,就要放出话去,要锦衣卫释放,这一路由于岳父情怀高尚,不少地主豪绅捐献银子布匹,合计五百万两。”
秦业先是不解,随后恍然。
人性贪婪,而粮商更贪!
每当灾情四起之际,粮商都会屯粮,无论饿死多少百姓,都无动于衷,以数倍,十几倍,甚至更多的价格将粮食售卖。
大发国难财!
自古以来皆如此,没有一次例外,也没有一个粮商,能够慷慨解囊。
没有足够的银子,无法吸引更多的人运粮到河北山东两地。
其实相比较河北山东,江南之地,灾情没有那么严重,几乎少有缺粮的时候。
所以,秦业首先要去的地方就是河北,其次是山东。
“王爷此计甚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