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太庙:古代皇帝的宗庙,是供奉先祖的地方。
是皇帝一家直系的专门祭祀场所,只有皇帝的先辈可以享此殊荣】
2【行九献礼:根据《周礼·秋官·大行人》的记载,飨礼之仪最高者为九献,最低者为壹献之礼。
一献之礼包括一献、一酢(zuo)、一酬。
具体来说,主人敬酒于客曰献,客答主人曰酢,主复酌宾曰酬。
以上行礼过程共涉及主人以及宾客,每人饮酒两杯,普遍意义上的一献之礼才算完成。
飨献之礼的规格:“上公飨礼九献,诸伯七献,子男五献”
。
九献之礼在礼仪中是最隆重、规格最高的,并且限于上公,所以它无疑将酒礼所代表的尊卑观念推向极致,其他人按等级递减。
《国语》、《春秋》,共有两处与九献之礼相关的记载。
《左传》鲁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8年),为了对楚成王帮助郑国击败宋国的行为表示感谢,郑文公用隆重的九献之礼宴飨楚成王,“楚子(楚成王)入飨于郑,九献,庭实旅百”
。
《国语·晋语四》记载是楚成王以九献之礼享重耳。
“(重耳)遂入楚,楚成王以君礼享之,九献,庭实旅百”
。
西周春秋时代,天子飨上公及诸侯飨他国之君常用九献之礼以表达敬意。
】
3【笾豆:biandou,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
竹制为笾,盛放干果、干肉等干的食品;木制为豆,盛放湿性食品,如肉类、青菜等。
通常笾豆一起使用,以偶数出现,象征着阴阳平衡与和谐,以显示礼仪的庄重,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文芈所生二女,名伯芈、叔芈,还没有出嫁,待字闺中。
文芈又率领两个女儿以外甥的礼仪来拜见舅舅,楚成王大喜。
郑文公同妻女轮番进寿,自午至戌,吃得楚成王酩酊大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