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霍奇林让二舅在院外等着,自个儿进了院中,往地窖里去。
地窖是真的宽敞,五六口大缸密封的严严实实,里面是不同种类的酸菜,还有咸蛋之类,余下角落里堆积着大白菜,冻鸡冻鸭也堆了有几只——做戏毕竟做全套嘛。
提了两只带出门,放到二舅背上背篓里,这黑面汉子是千恩万谢的。
完事儿,两人重回村里。
在霍远琛家门口分别,霍奇林继续往前路走。
数过十几户人家,来到村里唯一砖墙瓦房,也不敲门,直接推开门闪身进入。
屋里面积很大,不少老少爷们、婶儿姨姨都聚集在这里,几个凑一堆,或聊天打趣,或玩牌儿、或打马吊,热热闹闹。
这也就是猫冬了。
但凡换个时节,都不可能有这老些人,不是在干活儿,就是在干活儿的路上。
一路走一路打招呼。
“哟,这不是牛娃嘛,今儿个怎么有空来大队部?”
“瞧这牛娃越长越俊啦,十六了吧?你姥家有没有帮你相看?姨家女儿正巧十六,赶明儿去姨家瞅瞅?”
“得了呗,你那女儿小眼塌鼻大嘴巴,人牛娃能看对眼儿?”
“你要死了啊!
咱女儿屁股大,好生养,人牛娃咋就看不上了?”
还真的看不上。
霍奇林赶快从女人堆里逃走。
才十六呢,着什么急?
而且霍奇林喜欢小家碧玉、盈盈一握,最好是江南风姿、身材亭亭、婀娜妩媚。
躲避着老娘们揩油的手,来到一扇挂着‘大队长’木牌的门前,敲了敲,直到传来‘进来’,这才推门而入。
厚厚的木板门关上,霍奇林松口气,好歹是隔绝门外部分喧嚣。
“牛娃啊,你咋过来啦?”
杨开泰正在办公,大队上三四百口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儿,这还是农闲呢,农忙时更是脚不沾地的。
“老杨叔,和你交代一下昨天知青的安排。”
“我给了一人二十斤口粮,十斤粗粮、十斤细粮,算是我资助大队的,一个月后我再让人来领口粮。”
“诶,又让你这崽儿破费了,我还想破脑袋解决这事儿呢,公社上知青补贴还没下来,公中今年给五保户粮,粮仓里粮食确实不多啦。”
一个月的时间,知青补贴再慢,那也必须得下来了。
否则一定会饿死人。
“嗯,另外我给了他们一人十斤棉花,昨天伱也看到啦,这批知青不比去年和前年,连件过冬的棉衣都没有,所以我给了布和棉花,让他们自己做。”
“娃儿啊,你哪来的棉花呀?”
杨开泰吓了一跳,一人十斤,那就是七十斤,还有布。
“夏天就开始囤的,囤了一百多斤,弟弟妹妹还有我自己都弹了新棉被,剩余的本想下次去镇上早市倒腾出去,这不看那些崽儿可怜,赶巧了嘛。”
早市生意,自古有之,只不过黎明后转移到了暗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