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40章 恐怖如斯(第3页)

只要提前规定好各部件的尺寸,各部件均采用标准化,最后再由专人完成组装。

能否提高效率?”

赵昺摆摆手,对着两位大匠说道。

赵昺把后世的标准化、流水线给照搬了过来。

“分别打造各种零部件,熟能生巧。

各种部件尺寸相同,再最后组装。

妙啊,如此一来,即便有部件损坏,也可以方便维修更换。”

两人兴奋地说道。

事实上,后世的所谓流水线作业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

秦人横扫六国,靠的就是“马快强”

秦人在制作机的过程中使用的就是流水线作业。

每一件武器,每一个零部件上面都写有某某某监制的字样。

一旦在战场上出了问题,监工脱不了干系的。

(相邦,吕不韦监制)

而且损坏的机可以随时修理,只用把两台损坏的机拼凑鼓捣一下,就可以再次使用了。

“流水线”

、“标准化”

生产是人家秦人早都玩剩下的制作流程。

始皇帝搞得车同轨,书同文的目的其实就是标准化。

但千百年来华夏民间的工匠们依然喜欢各自为战。

比如说一家铁匠铺,有顾客想要打造一把锄头,那么这个打铁匠人肯定是把活给包圆了,绝不会另外从别的地方购买一根锄头把进行组装。

原因很简单,在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时代,手艺人最看重的就是信用。

如果某位匠人打造一件产品使用了从别人家购买的配件,那么这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者损坏,责任算谁的?

再加上技术不外传的因素,所以在这个时代,一包到底成为主流。

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汉朝和秦朝的治国理念不同。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前汉罢黜诸子百家。

“士农工商”

,工匠成为社会最底层。

明创造变成了奇技淫巧。

四书五经成为主流,至宋朝又出来了一神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