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子,你先别走,你陪哀家说说话吧,哀家今天高兴,就想找个人说说话。
你就陪陪哀家吧。”
慈禧皇太后满含深情地看着李莲英说。
此时的慈禧皇太后已经不再年轻了,她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她没有了往日的那种气势,她的内心是孤独的,寂寞的,尤其是渴望有一个知她,懂她的人陪伴她。
此时的李莲英正好填补了她心中的这份孤独和寂寞。
可以说,此时的李莲英就是最懂慈禧皇太后心思的人。
他和慈禧皇太后就像一对老朋友,又像一对老伴侣,互相扶持着,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起慢慢变老。
李莲英陪着慈禧皇太后坐下来开始聊天,一同回忆那些过去的甜蜜日子。
其实,早在京城谈判稍有眉目的时候,慈禧皇太后就让光绪皇帝在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降了一道圣旨。
圣旨的内容大意是:她和光绪皇帝虽然身在关中,可是心系京城,常怀宗社。
现在时局有所好转,特下旨内务府,要求内务府派人趁早打扫卫生,做好迎接她和光绪皇帝回京的准备工作。
后来,李莲英给慈禧皇太后建议说,由于五月份天气开始变暖,如果此时启銮回京,回京路上正赶上六七月份的高温天气,老佛爷和皇上难以忍受,所以建议慈禧皇太后推迟回京时间。
慈禧皇太后听了李莲英的建议,觉得非常在理,为此,推迟了回京时间,定于七月十七日启銮回京。
同时要求沿途的各省及早做好接驾工作,不得有误。
这圣旨出后,全国上下很快就知道了慈禧皇太后和皇上马上就要会回京的事情。
举国上下,群情激奋,奔走相告,人人期盼和平。
在百姓的心目中,慈禧皇太后和光绪皇帝启銮回京,就意味着天下太平了。
街上的老百姓到处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
“你听说了吗?老佛爷和皇上马上就要从西安启銮回京了。”
“咋不知道哩。
我早就听说了。
老佛爷和皇上回京,你高兴什么?”
“这你就不懂了,只要老佛爷和皇上一回京,洋人就会被赶跑了,天下就太平了,咱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唉,不一定,过去老佛爷就在京城里,也没有见咱老百姓的日子好过。”
这个人反驳说。
“你说的也对。
不过我想,只要老佛爷和皇上回京了。
洋人一定撤走了,咱们至少不受洋人的欺负了。”
“你说的也对,那些洋人太可恶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