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双方在这场肮脏的交易中达成了默契,各自满足了自己那见不得人的需求。
宫儒实得到了他想要的面子,电视台做节目的人得到了实惠,双方皆大欢喜,各取所需。
接下来,他们将全力以赴,精心策划这个充满铜臭味的节目,确保它在表面上取得所谓的“圆满成功”
。
接下来,节目匆忙地开始筹备。
由于时间紧迫,准备工作做得极为仓促,简直就是一团糟。
宫儒实根本不在乎节目质量,他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尽快上镜,像个跳梁小丑般在众人面前卖弄。
录制节目的那一天,宫儒实特意穿上了一身崭新的、却明显不合身的西装,头发抹了半斤发蜡,梳得油光锃亮,苍蝇落在上面都能摔断腿。
然而,当摄像机开始拍摄时,问题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接踵而至。
首先是节目画面,由于前期策划的粗制滥造和拍摄技术的业余水平,画面出现了无数的纰漏。
有的镜头模糊不清,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看人;有的画面构图混乱不堪,简直比三岁小孩的涂鸦还糟糕,完全没有达到专业的水准,倒像是用脚拍摄出来的。
其次,宫儒实那一口南腔北调、土得掉渣的普通话更是让人笑掉大牙。
只见他在镜头前结结巴巴地说着事先准备好的台词,发音不准得离谱,语调怪异得吓人,听起来十分滑稽。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艰难地挤出来一样,带着一种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喜感。
而他的表情也异常严肃,仿佛在宣读宇宙的终极奥秘,但又时不时露出一些莫名其妙的神情,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
节目播出后,果不其然,出现了无数令人捧腹大笑、尴尬到脚趾能抠出三室一厅的场景。
观众们目睹着宫儒实在镜头前那笨拙而别扭的模样,不禁心生疑惑,怀疑这是不是电视台故意找来逗大家开心的。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普通话?我根本听不懂啊!
难道这是某种新发明的外星语言?”
有人在网上留言,表达对宫儒实语言能力的深深质疑。
另一些人则以幽默的口吻调侃道:“这难道是来自某个神秘地区的独特方言吗?真是太有趣了,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还有一部分观众直言不讳地表示:“以如此差劲的普通话水平,也真敢上电视台讲话?这电视台的审核标准是被狗吃了吗?”
瞬间,网络世界被对宫儒实的嘲笑声和质疑声所淹没,如同一座喷发的火山。
人们纷纷发表评论,对他的表现进行无情的批判,言辞如刀,刀刀见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