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顿了顿。
“人才很稀薄。”
他直接点出了要害。
跟科研室比起来,研室的成员确实寡淡。
在林院士公布的研团队里。
研究生占83,本科生3,其他都是博士。
“自主研的专利有多少?”
他又问。
“39项。”
“哦”
他的这个“哦”
字的尾音拖得很长,听起来别有深意。
“那你们公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他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然后抬起头又问。
“公司现在的研方向是什么?”
“大尺寸单晶。”
周淮生的回话每一句都很诚恳。
但这些公司的官网完全可以查到,也不算得机密。
“你们公司现在能做到多大?”
“最大的一片2933,不过现在还是孤品。”
院士的眼睛深邃,眉眼轮廓分明。
“那还不错。”
他难得给了一个肯定。
“那贵公司拿什么跟我们合作?”
他的话锋一转,抛出一个致命性的问题。
周淮生想了想,给了肯定的五个字。
“量产的能力。”
“创世科技当年也是从研起步,历经十年,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研产销体系,在淹城就与各高校有过合作,也有一些不错的成果。”
周淮生继续补充。
“我承认作为一个研型企业,创世在某些地方确实比较薄弱,但是创世除了研,更多的是一个企业,企业的使命还包括员工的生存问题。”
“所以创世不会也不可能抛弃金刚石作为钻石的利润,但企业也有自己的社会担当,故而迫切地想要寻求多方合作。”
谈话进入了白热化。
“我可以理解为拿来主义吗?”
“我更愿意称之为资源整合。”
周淮生冷静回答。
“我们公司的创始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资源整合是无限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