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57章 故事57 抗日英雄(第1页)

一白山黑水间的不屈英魂:赵一曼

在四川宜宾的翠屏山下,有一个名叫李坤泰的女子,她的故事如同那山间的清泉,清澈而坚韧,流传至今。

翠屏山下的少女

19o5年,李坤泰出生在宜宾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她的父亲是当地的名医,母亲则是典型的家庭妇女。

李坤泰自幼聪明好学,她的父亲希望她能继承家业,成为一名淑女。

然而,李坤泰的心中却有着不同的梦想。

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国,也激荡着李坤泰年轻的心。

她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新文化的思想在她心中生根芽。

她剪短了长,穿上了学生装,积极参与学生运动,成为了宜宾学生运动的领袖。

革命的火焰

1926年,李坤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同年,她考入了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女军校学员。

在这里,她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理论学习,她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觉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异国他乡的爱恋

1927年,李坤泰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异国他乡,她遇到了同为黄埔军校学生的陈达邦。

两人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结为夫妻。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需要,李坤泰毅然决定回国,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

抗日的烽火

1931年,“九一八”

事变爆,东北沦陷。

李坤泰化名为赵一曼,被派往东北组织抗日斗争。

她先后在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组织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人民的抗日热情。

被捕与牺牲

1935年,赵一曼在春秋岭战役中身负重伤,后被日军俘虏。

在狱中,她遭受了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没有泄露任何抗日联军的信息。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珠河县英勇就义,年仅31岁。

在就义前,赵一曼给她的儿子写下了绝笔信,信中充满了对儿子的深深眷恋和对革命的坚定信仰。

她的最后一句话是:“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的故事,如同翠屏山上的松柏,永远青翠,永远挺拔。

她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她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

永远的纪念

在赵一曼的故乡宜宾,人们为她建立了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她的遗物和生平事迹。

每年的清明节,都会有无数的市民和学生来到这里,献上鲜花,缅怀这位伟大的抗日英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