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38 邵家(第4页)

一会儿吃过饭,粮铺开了门儿,她去粮铺借借看。”

陈三叔现下看小舅子一百个不顺眼,“有这会儿急的,当初别想那馊主意。”

褚韶华吃过饭,都没来得及收拾厨下,就解了围裙,跟陈太太要了菜钱,先去菜场买菜,再去借筛子,一道就把事都办了。

褚韶华买了菜,又买了两包老刀牌儿香烟,她与粮铺的大掌柜打过好几回交道,算是彼此认识。

这回见褚韶华过来,那掌柜招呼起来也挺热情,笑道,“少奶奶又有粮要卖。”

“不是卖粮,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褚韶华就把借筛子簸箕的事说了,道,“前几天我们老家又有些粮到了,他们粮食不错,可里头不大干净。

老杨看过,要是按规矩,只能算二等粮。

他们想着把粮食筛一筛、簸一簸,干净了,也能卖个好价钱。

我家里没这些个家伙什,可不就找你来了么。”

掌柜问,“少奶奶想借什么?”

“五个大筛子五个大簸箕,我家里簸箕小些,没有你们粮铺的大,好用。

要是簸箕不凑手,我回家找邻居借几个小的也一样,让他们凑合着用也没事。”

褚韶华道。

掌柜让伙计去拿了筛子簸箕来,褚韶华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两包烟塞掌柜手里,笑,“大掌柜别跟我客气,我这里用了,您这里保不准有什么不便宜,您多担待着些。”

掌柜笑道,“少奶奶您是太客气了。”

褚韶华送烟不是头一遭,掌柜也就收了,吩咐那拿出筛子簸箕的小伙计道,“陈少奶奶自己拿不了,你帮少奶奶送家里去。”

又与褚韶华道,“那粮食收拾好了,您打人过来跟我说一声,我着人上门去收。”

“成。

那我走啦。”

褚韶华告辞回家。

褚韶华没有半点儿少奶奶的架子,路上跟伙计说着话,哪里人,来北京多久了。

这伙计北京话还说的不大好,带着些前鼻音后鼻音不分的南方话味道。

褚韶华这会儿是不懂前鼻音后鼻音的,就觉着南方人这舌头怪笨的,四和十都说不清。

她是个爱说话的,还问人家家乡话打招呼怎么说,吃饭怎么说。

从粮铺到甘雨胡同不远的路,伙计硬是没觉着怎么累就到了。

待到了家,褚韶华也不叫人白来一趟,倒水给他喝,叫他歇脚,伙计哪里敢耽搁功夫,喝口水就说要走。

这年头家里是真没东西,褚韶华就想人家孩子大老远的帮她送家来,家里零嘴儿都没一个。

褚韶华跑厨房用布帕子包了两个早上剩下的馒头,其实也是新蒸的,就是这会儿凉了些。

把馒头包好,塞到这伙计的手里,笑道,“这是我早上蒸的馒头,要不嫌弃,你就拿着,尝尝。”

伙计忙说,“这我怎么能嫌,少奶奶要赏,我就拿着了。”

褚韶华笑,“这样才好。”

又送人家出去。

待家里这一伙子把上千斤的粮食筛干净,小邵东家与李掌柜就到家了,去北京时要拉着粮食,骡子也走不快,回程时一则没粮食,骡子松快。

二则,俩人都是早起晚歇,就是中午那么热,小邵东家也不嫌,戴着顶草帽子嗖嗖嗖的往家赶,三天就到家了。

小邵东家晒的面皮都是红彤彤的,天生皮肤白的人就是这样,晒狠了也不是黑,而是皮肤泛红。

邵东家听说儿子回来了,连忙从铺子里回了家,小邵东家正在洗脸,邵太太在一畔抱怨,“这么大热的天儿,这么急着往回赶做什么,看晒得,在北京多住些日子,天凉快些再回也一样。”

小邵东家笑,“天凉快了黄花菜都凉了。”

邵东家见儿子脸晒的红彤彤,这会儿连头都洗了一遍,擦过脸又要扇扇子,忙说,“你就消停着坐会儿吧,大热的天儿回来,刚洗过头,别着了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