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以画猫名,有童猫之目,因弃其故技而画梅,前志画猫截句盖少作。
山人画必有诗,画梅诗尤多,尝叠须字韵至八十余首,随园称为神工鬼斧,愈出愈奇。
先有万树梅花万首诗小印,晚年自料恐浮其数,因改镌为一树梅花一首诗。
嫁女同郡吴氏,惟以画梅百幅充奁,集中有句云,但有梅花藏书箧,并无黄犬作奁资,盖纪实也。
吴氏得之大喜过望。
余外舅息巢钟先生先世与吴氏有连,尝分得其一,余及见之,先生因为余言如此。”
以上所记颇多可喜,但与二树诗集对勘,亦有出入之处。
寒斋所有二树山人著作只有下列四种:
一,《二树诗略》五卷,乾隆戊辰(一七四八)刊本。
二,《抱影庐诗》一卷,乾隆癸酉(一七五三)刊越中三子诗钞本。
三,《秋虫吟》一卷,乾隆辛巳(一七六一)序,原已刊板,今系抄本。
四,《二树山人写梅歌》一卷,续编一卷,乾隆己亥(一七七九)刊本。
《二树诗略》下署会稽童钰璞岩稿,璞岩下有小注二行,卷一二云“一字借庵”
,卷三云“倚树”
,卷四云“梅影”
,卷五云“如如”
。
越中三子之一刘凤冈著《梅芝馆诗》有《闲中习静怀逃禅二友》一首,注中第二人云“童二十八借庵自号梦摩居士。”
又《秋虫吟》自序后署“镜曲山农童钰题于蝇须馆”
。
《写梅歌》续编中四十九叠韵首二句云:
“童二如,鬑鬑须。”
二如下注云,“予幼字也。”
又三十三叠韵诗题云:
“先母李太君曾梦髯翁驱一牛负梅花相授,且曰,好种子,勿负也。
越日生予,岁值辛丑。
先君子以为佳征,常举以相勖,特不识髯翁为谁。
后读郑元祐题元章墨梅诗,有留得髯翁醉时笔岁寒仍旧发枯槎句,始知煮石山农固髯翁也。
此事素不语人,无知之者。
老友冯鉴塘赠予写梅歌起句云,闲散大夫今白须,不意竟以元章呼我,怦然有感,爰述其事,并答鉴塘。”
诗中有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