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浩文鄙夷的一撇嘴:“野蛮!
小闺女是拿来疼的,你竟然拿来揍!”
午饭是工厂的集体食堂。
现在的每顿饭都有饭有菜有汤,比在部队时候要好得多。
看来,不管在哪里,只要安定下来,生活条件自然就会慢慢的好起来。
到了这一天,车间所有的机器设备都已经安装就绪。
“启动!”
吴厂长一声令下,杨国会将总电闸一推,立刻,车间里的所有机器都运转起来,顿时响起一片轰鸣声音,给这片寂静已久的地方,带来了新生的活力。
新工厂落成后,吴厂长关注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给这些复转军人搞一个技术培训。
他还记得开大会的时候,有一个复转军人提问什么是技术。
他知道这些复员军人以前舞刀弄枪,冲锋陷阵,现在要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呆在车间里,一天到晚守着弄不懂的机器怪兽,很难适应。
所以,必须要给这些人做技术启蒙。
于是,这一天晚上,几十个复转军人被集中到一间大屋子里。
技术部主任杨国会主持培训。
他首先讲解了在车间里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接着重头戏来了。
旁边有一个老资格的技术员做补充。
杨国会开始讲解作为一个工人应该具有的哪些素质。
“第一是要遵守劳动纪律。
我们工人阶级,必须遵守严格的纪律。”
他说:
纪律不算问题。
这些复转军人不以为然。
从部队下来的人,都懂得纪律的重要性。
“工厂的产品生产,相互之间就像是流水线一样,上一工序完成之后,就会交给下一工序的人,一系列工序下来,最后产品再汇集到装配部门,变成合格产品出厂。
如果中间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使整个产品生产流程停下来。
所以,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完成自己的工作。”
杨国会也知道这个情况。
他没有在纪律问题上纠缠,继续说道:
“第二个要求,就是对工作必须一丝不苟。
每个人加工的产品,都必须保证合格。
一丝一毫的误差都不允许。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一个零件一旦在一个人手中出现错误,那么,以前所有人在这个零件上的劳动,都将作废。”
谢晋元还是初次接触到这些知识。
以前在老家种地,根本就没有什么纪律可言。
干活儿累了,或者不想干了,随时可以休息,甚至直接回家睡觉。
在维修班的时候,军人的纪律也只是要求服从命令听指挥,修理枪械期间也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
这里不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