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底一片清明——他都想起来了!
他从床上坐起来,拿起身旁的玉佩,放在手中轻轻摩挲着。
这块玉佩是父亲交给他的,让他一直戴在身上。
和田玉温润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从小到大的记忆也如排山倒海般在他的脑海中出现。
他叫赵宥澂,是镇南将军赵舷的嫡次子,今年十五岁。
他的父亲赵舷是先皇后赵嫣的兄长,老镇南将军赵长明的嫡子。
父亲有一妻一妾。
正夫人,也就是他的母亲李婉,是礼部尚书李靳的嫡长女,生育了三子一女。
妾氏画眉,是母亲的陪嫁丫鬟,未生育子女。
父亲的嫡长子,也是他的兄长,名叫赵宥洝,字子贤,年十九,尚未娶妻,与父亲同在军中任职,现任赵家军正六品昭武校尉。
父亲的嫡女,也是他嫡亲的妹妹,名叫赵媛媛,年方十三,正值豆蔻年华。
他还有一个嫡亲的弟弟,名叫赵宥清,刚满七岁,他从未见过,据说性格顽劣,不喜读书,经常因为逃学被罚。
赵宥澂出生后,体弱多病,赵家曾请大周颇具盛名的了一大师为其批命。
大师言:“此子命中带煞,须远离京城才能平安长大;年十八有一生死劫,若遇贵人可逢凶化吉否极泰来。”
从小,父亲对他疼爱有加,然而母亲李氏对他却一直不冷不热。
建德三年,姑母赵嫣去世,祖母伤心欲绝。
父亲与祖母商议决定,让年幼的他随祖母金氏回南郡养病,替父亲在祖母身前尽孝。
四岁多,他随祖母回到南郡。
当时众人纷纷猜测他被送回南郡的原因。
有几次,祖母带他去参加宴会,当地官员和乡绅的孩子都嘲笑他是被爹娘遗弃的孩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