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洪承畴如此说话,叶布舒点点头,拿出一个奏折,扔到洪承畴面前,洪承畴疑惑的拿起来打开,里面是二十年前辽东前总督熊廷弼给皇帝的奏折,总结当年明军大败的原因,这周折他是知道的,内容也是了解的,但今天再看却是如此的讽刺,总结如下:
一、将官。
自辽事兴起以来,明军自总兵以下的大小军官共计阵亡五六百人,降者一百多人,辽将、援将一扫而尽,剩余的将官也是终日魂不守舍,畏敌如虎。
二、辽军。
辽军中的残兵,身无片甲,手无寸械,整天装死扮活,不肯出战。
额兵,多数死于征战;募兵,大多为无赖之徒,不习弓马。
援兵,更是滥竽充数,不堪入目。
不管是什么兵,他们整天就想着逃跑,每天都有几百上千的逃兵。
三、器械。
明军自抚顺清河失陷以来,辽东百年以来所储藏的盔甲、弓刀、长枪、火器等丧失俱尽。
今军士所持,弓皆断背断弦,刀枪皆朽烂不堪。
甚至在辽阳校军场受阅的近三万名士兵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士兵身无一物。
四、粮饷。
向户部领饷,连续三个月,俱不发给!
洪承畴细细看着,嘴里读着,不由的心如刀绞,这当年的奏折可谓字字血泪,从熊廷弼到他自己当总督有二十年了,明明知道失败的原因,朝堂上下却视而不见,越想越悲愤,洪畴情绪顿时失控,不禁失声痛哭:“二十年了,我大明上下都在干什么呀!”
熊廷弼总结辽东大军失败的原因,到今天没有一点改变,而且越来越严重。
他为什么不愿主动出击,除了人数辽东大军哪方面都比清军差,一旦交手,让清军摸清底细,那点人数上的威慑力也就不存在了。
“你的大明在干什么?我告诉你,朝堂上忙着在党争、内斗,朝堂下忙着搜刮财货,夺占田地!”
“大明北京官员家里贪污私藏的银子,如果拿一半出来当军饷,十个大清都完了。
“你怎么知道这些?”
“我不但知道,还可以告诉你每家有多少,藏在哪里,你要听吗?”
“比如,周皇后的老爹周奎家的地窑里现银就有六十万两。
洪承畴被这六十万吓住了!
六十万两,如果有六十万两,大明的辽东大军就能重新武装一遍,清军还真不一定能打胜这个仗。
“算了,真的又怎么样呢,都晚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