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穿着破旧书生袍的年青人这才接上了话,眼神有些躲躲闪闪。
“如今天下动荡,北方的鞑虏和流贼之祸愈演愈烈,南方虽是一片歌舞升平,却不过是欲盖弥彰,我等虽有心报国,但却……!”
众人正在叹息间,旁边却有一人叫了一声好。
众人一回头,却是两个行商模样的人。
其中一个干瘦的汉子站起身,向伙计要了一壶新茶,送至张继祖等人的桌上,恭恭敬敬的行礼。
“就冲刚刚的言语,小人奉送一壶茶给诸位忧国忧民的先生!
“
在场的其实除了张继祖之外,都不过是秀才身份,因此张继祖平素便有鹤立鸡群的感觉,此时一听这位行商的话语,顿生亲近之心,倒也不计较其商人的身份了。
“兄台客气了,无功不受禄,怎能……!”
行商一笑:“先生客气了。
小人自辽镇一路走来,眼见的凄惨事情多了,刚刚听到先生所言,心生感触,所以情不自禁,先生莫怪!”
这一下便将张继祖等人的兴趣勾了起来,当下便邀请行商讲一下沿路的见闻,也好了解天下大事。
行商也不客气,就站在桌旁开始聊了起来。
这人倒也是个走南闯北见惯了风浪的人,言语虽然粗俗,但却声情并茂,一讲到鞑子入寇,沿途烧杀摞掠的情景,众人不禁捏紧了拳头,气血上涌。
说到伤心处,那行商不禁泪流满面,就连茶楼中其他的茶客都被他的所讲吸引住,忘记了闲聊,一时间茶楼中竟然只剩下了那行商慷慨激昂的声音。
“恨不能提三尺青锋,杀尽鞑虏,以报皇恩!”
张继祖一拍桌子,气的脸色发白。
“凤阳地处大明腹心,可恨我等未遇到鞑子,要不然,定叫他有来无回!”
那个衣衫破旧的士子接了一句,眼神偷偷的瞄了那行商一眼。
“这有何难!”
楼梯上却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众人回头一看,却是两个街市间的闲汉,托着鸟笼,神态悠然的走上了茶楼。
张继祖等人回头一看,顿时有些泄气,又不想和这种人产生什么瓜葛,便坐回了原位。
行商施了个礼,便和同伴结账下楼。
闲汉冷笑一声,“说的倒是热闹,一讲到正题,便都哑巴了。
如今凤阳可是就有鞑子,不知道谁敢去杀啊?”
张继祖等人闻听此言,霍然站起身,几步走到那闲汉的面前,“你说什么?凤阳便有鞑子,在哪里?”
闲汉此时才看清张继祖的样貌,不由得连抽自己两个嘴巴,“小的该死,不知道张老爷在此,是小人胍躁了,这就告退!”
但张继祖岂能让他溜走,一把抓住他,“把话讲清楚,凤阳哪里有鞑子?”
闲汉的笑容有些勉强,“张老爷,你就权当小人刚刚是胡言乱语,这种事情,小人也是道听途说啊!”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说清楚!”
闲汉无奈,“是这回事。
小人也是昨日听高墙卫的军爷说起。
大概是八月十六,还是十七的时候,高墙卫的军爷在坊市的废墟上遇到几个鞑子。
当时可是不知道啊,还以为是哪里来的毛贼,这一动手,可是吃了大亏。
两名军爷当场就被砍倒在地。
要说那鞑子可真是悍勇,以一敌三,还是不落下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