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声音清晰而诚恳,回荡在朝堂之上。
然而,朝堂之上的大臣们的议论声更大了。
卫丞相更是率先站了出来,他的言辞恳切而有力:
“皇上,拜相之事,关乎国家社稷,岂能如此草率行事?袁大人固然才华横溢,但年纪尚轻,经验尚浅,恐难以担此重任。
望皇上三思而后行。”
西南大将军立即站出来表示赞同。
他声音洪亮如钟,字字铿锵有力地说道:
“皇上,卫丞相所言极是。
袁大人之才,我等皆亲眼目睹,确有过人之处。
但一国丞相之职,非同小可,关乎国家兴衰存亡。
如此大事,岂能仅凭一时之念,便轻易决定?望皇上三思而后行。”
太子党的也立刻跪于殿前,恳切陈词:“恳请皇上三思而后行!”
而其余皇子们,尽管内心同样不愿目睹袁鹰荣登丞相之位,却各自隐忍,不曾轻易展露分毫心绪。
刹那间,朝堂之内气氛骤然变得沉重而压抑,大臣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之声此起彼伏,犹如潮水般难以平息。
至于袁鹰,对于那丞相之位她却显得异常淡然,仿佛这一切与她并无多大干系,尽显其超然物外之态。
康仁帝闻言,目光深邃,扫视着朝堂之上的众臣,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朕意已决,袁鹰之才,朕亲眼所见,非池中之物。
至于年岁,古有姬仲十三拜相,今袁鹰正值壮年,正是为国效力之时。
朕相信,在朕与诸卿的辅佐下,他定能不负众望,成为一代贤相。”
他转而看向袁鹰道:“袁爱卿,待择定良辰吉日,命你登台拜相。
望你秉持忠诚之心,勤勉政事,不负朕之厚望,亦不负天下百姓之期盼。”
袁鹰立即跪地谢恩声音平淡而坚定:“皇上隆恩浩荡,微臣感激涕零。
臣虽不才,但定当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必不负皇上信任,不负天下苍生。”
言罢,皇上轻轻一挥衣袖,殿内顿时静默无声,只余下他沉稳的脚步声回响。
而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心中仍有不甘,却也只得暂时按下,静待时局之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