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大明军队凯旋之路愈坎坷。
黄克瓒手捧公文,夹杂诸多堪合,欣然颔。
此公虽非军事之才,后勤之道却游刃有余。
其深信,只要犒赏不缺,大明铁骑,纵横无敌。
正当黄克瓒为军饷之事煞费苦心,西苑内,朱由校愁云满面,手捧蓟辽总督文球之乞骸骨奏疏。
蓟辽总督,权责重大,节制三巡抚,辖四镇兵马。
然辽东经略分权,总督之势渐微。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大败,朝廷急调各地精兵援辽。
熊廷弼临行,即从蓟辽总督麾下抽调三千精锐,前后三次,总督麾下几成空壳。
前任总督汪可受不堪重负,告病去职,大同巡抚文球接任。
而今,文球亦显疲态,河北边镇压力山大。
朱由校手持文球奏章,凝视沙盘,目光聚焦蓟镇总督府,陷入沉思。
“前军都督府,何人可掌印?”
良久,朱由校无奈叹息,放下奏本。
万历怠政,将帅断层,青黄不接,陈寅虽有帅才,却已年迈,且将于天启元年病逝。
如今,仅令其于武略院授徒,以享天年。
“何人可往?”
朱由校凝视舆图,眉头紧锁。
“皇爷,工部尚书徐光启求见。”
“宣。”
朱由校放下奏本,步入御书房。
“臣徐光启,恭请圣安。”
徐光启见驾,躬身行礼。
“徐尚书所献土豆,确是佳品。”
朱由校步出,随手取一土豆,递予徐光启。
“此物虽非饱腹之选,然产量惊人,随便种植,亩产可达五百斤以上。”
闻听龙言,徐光启躬身施礼,双手恭接圣上赐予的土豆。
“陛下圣明。”
原来,宫中土豆之种,皆出自他手。
望着手中略显青涩的土豆,徐光启急声提醒:
“陛下,土豆青芽含毒,食之毙命,万万不可。”
徐光启虽欲推广土豆、番薯等洋货于大明,
然更心系江山稳固,生怕再有龙驭上宾之祸。
天启元年,若再失龙颜,恐非天启,而是天弃矣。
朱由校闻言颔,他自是知晓,况且御膳之前,尚有试毒太监把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