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从名称上,更加贴近欧洲人的习惯。
本来欧洲的白莲教,就与清国的白莲教,没什么干系。
除了有白莲作为教会标志外,信仰的核心,还是上帝。
不然欧洲人,也不会这么顺利的皈依白莲教。
现在改变称呼,只会加速白莲教融入欧洲本土。
对于情报司的工作,也只会有利无弊。
正是看到宗教的好处,情报司还向内阁提议,建议将大明现有的宗教,都改成情报司对外发展的工具。
但这一计划,执行起来实在太难了。
并且无形中,架空了宗教司,助长了情报司。
怕其演变成前明的东厂,所以大明高层,否决了这一计划。
不仅如此,内阁的数位部长,还特别向杨崇提议,将情报司纳入检察系统中来。
也是情报司的地位太过尴尬!
既在六部之下,又不受六部管辖。
实际运行中,完全成了总统的私人工具。
这对大明的法制建设,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而且若没有之前的叛变,内阁也不敢提出这个要求。
毕竟情报司的地位,就是建国初期,杨崇独自确立的。
某种程度上,算是维护了杨崇的地位。
但是叛变的发生,杨崇的遭难,让情报司的作用,大打折扣。
即使这之中,有很大原因,是情报司的高层,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南洋。
才使得本土疏于防范,让穆淳钻了空子。
可是事实就是事实!
。
情报司没有履行好应有的执能,辜负了杨崇的信任。
这是任何借口,都推脱不掉的。
所以在叛变平息后,杨崇对情报司的功劳,只字不提。
连带着廖青,都受到了冷落。
本土的三个处长,还被司法部的纪检司调查。
虽然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三个处长参与了叛变。
但是杨崇还是以失职为由,直接免除了他们的职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