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四十二节 议和(第2页)

于是把话说的更加透彻,“当年宋朝皇帝促成绍兴和议,不就是害怕一众忠臣良将收复故土,迎回二帝,威胁到他的统治吗?杀害岳飞,罢免众多良将,流放主战之臣,也是害怕抗金力量强大,威胁到他的皇权。

这一切都源自继位之初的苗刘兵变,那才是他一生的痛,任何威胁到他的事情都要扼杀,耻辱他可以忍受,若有人威胁到他的统治必然会毫不留情将他们除掉。

若将军对你们的皇帝足够了解,可细想一下,看本人所说是否正确。”

李将军静下心来,关于皇帝的事情他还是知道一些,坊间传言颇多,他当年杀害岳将军,罢免韩世忠等人兵权,流放冷落朝中主战派,是看抗金力量强大,金军节节败退,怕他们打败金军,迎回被金军俘走的二帝,若真到那时三帝临朝,岂不十分荒唐。

于是他弃父兄不顾,毅然消灭抗金主心骨,主动奉还已经收复的故土,向金国割地称臣,达成耻辱的和议。

此次出兵,也的确是属下鼓动,他一时热血上涌,擅自做主。

虽然安抚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加阻拦,一旦他被朝廷追究,安抚使肯定不会为他说话,承担责任。

苗刘兵变,他略有耳闻,当年苗傅、刘正彦发动政变,杀害朝中大臣,逼迫皇帝赵构让位,后来张浚、韩世忠等人率军进京勤王,赵构复位。

宋朝治军从来都是,仗可以败,军权不可旁落。

大军有所行动,必然会有文官或者宦官监军节制。

李将军很后悔,当时听到金国太子越境进入宋朝,见机会难得,稍纵即逝,便一心只想擒拿他,送去临安,一雪靖康之耻。

原以为皇帝不会为这等小事为难他们,仔细想一想当今皇帝的一生,一个金国太子确实不算什么,他连父兄母妃都可以不闻不问,要一个金国太子何用?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兵也调了,仗也打了,若现在回去,尚能保得众将士性命,若晚一时半刻,等金国大军一到,想走就难了。

为了一场无谓的战争,赔上几万年轻的生命,他做不到。

这些将士都是他的同乡,家中亲人日夜守候,怎么忍心让他们埋骨他乡?

李将军脸色奇差,迟疑的向杨豪道,“杨大人此番前来到底是什么目的?”

杨豪见他开口,态度有所转变,便知道和谈已经快成了,心内狂喜,但面不露喜色。

“别无他意,给将军指一条生路而已。

虽说你我之前并不相识,也素未谋面,但我一见便知将军乃忠义之士,我祖上本是宋人,在辽国时期沦为辽国人,金灭辽之后,我就成了金国人。

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我也无时无刻不想宋朝强大起来,北伐金国,收复故土,还我宋人身份。”

李将军心有疑问,金国使臣会有这么好心?危难当头他也想不了那么多。

“让我如何信你?”

杨豪笑道,“将军多心了。

回去之后,你只需及时向朝廷奏报,就说金军犯境,情况危机万分,不得已带兵抵抗,金军大败而回。

只要金国不说,宋朝皇帝肯定不知你部越境之事。”

李将军听闻他或许可以留的性命,急忙问道,“如何保证朝廷不知我越境作战?”

杨豪平静答道,“太子犯险,整个汴京责任重大,一旦金国皇帝知道这件事,必然有一片人头落地。

所以金军这次的损失只能是吃哑巴亏,有苦无处诉。”

见宋将还有迟疑,杨豪又道,“现在我们是在一条船上,要么同归于尽,要么我方吃亏,各自离去,从此相安无事。

将军自选一路吧。”

李将军片刻之后答道,“好,我退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