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4章 猪的传染病 猪伪狂犬病1(第1页)

?概述

猪伪狂犬病(porce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感染猪的临床诊断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

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临诊症状,公猪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临诊症状。

2011年其高毒力的变异毒株在中国产生。

?病原学

奥耶斯基氏病由aujeszsky病病毒(adv)(也称为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引起的。

该病毒是水痘病毒属、疱疹病毒亚科和疱疹病毒科的成员。

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150~180n,核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病毒粒子的最外层是病毒囊膜,它是由宿主细胞衍生而来的脂质双层结构。

囊膜表面有长约8~10n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

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目前已鉴定来了11种糖蛋白。

已知只有一种血清型;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识别毒株之间的差异。

猪是奥耶斯基病病毒的天然宿主,也是唯一成为潜在携带者的动物。

然而,该病毒可以感染几乎所有家养和野生哺乳动物,包括牛、羊、山羊、猫和狗,人类和马罕见。

高度传染性,可导致神经系统的潜伏感染。

病毒增殖:鸡胚、pk15、bhk21,产生核内包涵体。

pr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毒株间存在差异。

prv糖蛋白:到目前为止,在prv中已发现11种糖蛋白,分别命名为gb、gc、gd、、gl、gl、gh、gg、gk、g和gn。

其中gb、gd、gk、gh和gl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而gc、、gl、gg、g和gn是非必需的。

prv毒力:prv的毒力由几种基因协同控制,主要有、gd、gi和tk基因,其中tk基因是主要的毒力基因,控制病毒在神经组织内的复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