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是15岁的少年,姓张。
已经考过童生试,准备来年考秀才,家境很一般,为了多挣点银子,所以过来询问夫子工作。
顾汐看对方小伙子,说话很有耐心,身上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经济条件不好,也没有自卑自弃,能勇敢的打破自己,没有一味的死读书、读死书,让家人来解决银子重担。
反而通过自己的学识,去变现支撑未来的求学之路。
这一点顾汐很欣赏。
那我们先试用3个月时间,一个月3两银子,主要是教学孩子们基础的认字,写字,还有启蒙书上的知识。
如果三个月后,对教学成果满意,我们再继续聘用,月银5两银子。
还有一位年纪比较大的夫子,已经是进士,姓沈。
谈吐很有修养。
一看就是文化人。
不知道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出来应聘夫子。
顾汐直接问:“我家是刚刚启蒙的孩子,您介意教这个程度的孩子吗?”
说完还指着身后的三个儿子。
沈进士说:“活到我这个年纪,能发挥余热,能多教出几个孩子,心满意足。”
“您老没有想过,去书院当夫子,教书育人吗?”
“不去书院,过过闲散生活,就不想整天待在书院里了。”
对方这样说,顾汐还能说什么呢?那就说好了,同样试用3个月,月银10两,三个月后双方都满意,月银调整20两一个月。
毕竟对方是进士,月银肯定跟童生不一样。
夫子确定下来后,表示后天一早出发,在府城门口集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