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65章 有心之害道昧放心猿(第2页)

孙悟空心中积压的不满终于爆发,他那火眼金睛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大声说道:“师父,你总是如此迂腐,不懂得变通。

我老孙一心保护你,却总是被你责备。”

说完,愤然离去,回到了花果山。

唐僧失去了孙悟空的保护,心中十分忧虑。

他看着孙悟空离去的方向,眼中满是无奈与悲伤。

猪八戒和沙僧虽然勇猛,但毕竟不如孙悟空神通广大。

唐僧只得每日念经祈祷,希望孙悟空能够早日归来。

他知道,取经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没有孙悟空的保护,他们将面临更大的危险。

在花果山,孙悟空虽然自由自在,但心中却始终牵挂着师父和取经的重任。

他看着熟悉的山水,心中却没有一丝喜悦。

他知道,自己虽然神通广大,但取经路上的艰难险阻,还需要唐僧的坚持和毅力。

经过一番思考,孙悟空决定放下心中的不满,重新回到唐僧身边,继续保护他西行取经。

在丹道的视角下,“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心之本体本应空空如也,能够应对万物却不被万物所束缚;无内无外,广阔而公正;不迎合不追随,顺其自然;如同镜子和山谷一般,物来则顺应。

如此一来,即便外界千变万化、纷扰不断,心中却依然明亮,不会被外界所干扰;寂静安然,不会随外界而躁动,这便是真正的心。

倘若事物还未到来,心中却已有迎接事物之心;事物到来后,又有滞留事物之心;事物离去后,还有追逐事物之心。

这便是如来所说的“诸心皆为非心”

非心会伤害真心,如同灰尘堆积会使镜子昏暗,污垢堵塞会使山谷阻塞。

所以,有心往往是放纵之心,无心才是收敛之心。

然而,单纯地将心养于无的状态,又可能会陷入无所作为而仍然放纵的境地,放纵则会导致性昏命摇,趋向死亡,心也就成了死亡的根源。

只有心死才能使性彻悟,性彻悟则命定,从而回归到生命最初的状态。

长生的秘诀在于死心,无心的秘诀也在于死心,死心的秘诀在于忘却机巧,忘却机巧的秘诀在于养气,养气的秘诀在于保持恬静而不狂妄。

这三篇内容,首先指出刻意有心的危害,接着指出刻意无心的危害,最后指出刻意有心和无心两者同时存在的危害。

直到在如来面前一棒打死六耳猕猴,才真正揭示出死心的精妙真谛。

如同散天女用微妙的舌根,敷演这三则道理,以昭示后人。

至于后人是否能够理解,就不是所能预料的了。

说“灵台无物谓之清”

,是指心的本体本是虚空;“寂寂全无一念生”

,心的本体本无物,所以心贵在无心;“猿马牢收休放荡,精神谨慎莫峥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