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51章 火器技术(第4页)

这就是御史的厉害之处,不需要任何证据,就可以乱说。

赵士祯也很是无奈,自己也是一个文人,吟诗作赋都不在话下。

只是对火器比较感兴趣,我就造个火枪而已,怎么就人品不行了?搞的跟谋反似的,这火枪我不造总行了吧!

最后吵来吵去,啥事也没干成,也难怪万历皇帝跟大臣们不和,文官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皇帝想干点什么事情,都要被大臣们百般阻拦!

就连万历皇帝那么聪明的人都斗不过那群大臣,每次要干点什么事,总是被他们给搅和了。

最后实在拿这些御史没办法,万历皇帝只能下旨停止制造火器的工程,把钱都退回来。

问题来了,3万两银子居然只退回了16万两,从户部刚拨款到工部,还没动工呢!

也没买材料,没发过一两工钱,怎么就只退回16万两?

14万两银子去哪了?随后相关部门赶紧去查账本,结果工部报告说账本被烧毁了。

凭空消失的14万两银子成了死账!

从户部拨款到工部,工部再到火器制造部门,再到具体负责人,三道工序就漂没了一半的钱,他们也挺规矩,拿的都基本一样多。

可惜了大明空有最先进的火铳技术,却无法用来杀敌。

要技术有技术,要钱有钱但火枪却没能造出来!

此时的鲁密铳技术应该还存兵部的兵器录那里。

包括赵士祯的神器谱应该也在大明工部那里保存。

直到崇祯时期,大明这才想起鲁密铳,但是此时的大明早没钱了,到处欠着士兵的军饷,哪里还有多余的钱去制造鲁密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