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流民潮开始涌现,社会动荡不安。
朝堂之上,关于旱灾的议论也愈演愈烈。
“陛下,臣以为,此次旱灾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啊!”
一日早朝,御史大夫李斯突然站出来,语气沉痛地说道。
嬴政眉头一皱,问道:“李斯,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陛下,自丞相推行新政以来,大秦国力日渐强盛,百姓生活也日益富足。
可是,为何会突然发生如此严重的旱灾?臣以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丞相的新政触怒了上天,才导致了这场灾难啊!”
李斯痛心疾首地说道。
李斯的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是啊,丞相的新政太过激进,已经破坏了秦朝的根基,这才导致了天怒人怨!”
“请陛下明察,为了大秦江山社稷,还请陛下三思啊!”
……
看着群情激愤的大臣们,嬴政的脸色阴沉不定。
他心里清楚,李斯等人分明是在借机发难,想要趁此机会逼迫自己放弃新政,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场突如其来的旱灾,确实让他对董宇的改革产生了一丝动摇……
赵高阴冷的目光扫过大殿上争论不休的众人,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躬身靠近嬴政,压低声音说道:“陛下,老奴斗胆说一句,丞相的新政固然是为了大秦,但如此大刀阔斧,难免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如今灾情严重,人心惶惶,难保不会有人借机生事,散播谣言,煽动百姓啊!”
嬴政眉头紧锁,赵高的话如同一根针,刺中了他心中最担忧的地方。
这些年来,董宇推行新政,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也引起了一些保守势力的不满,只是碍于嬴政的威严,一直敢怒不敢言。
如今旱灾肆虐,民怨沸腾,正是他们借机发难的好时机。
“陛下,老奴以为,当务之急,是先稳住人心,彻查灾情真相,给百姓一个交代。
至于丞相的新政,不妨先暂停施行,待灾情过后再做定夺。”
赵高察言观色,见嬴政面色稍缓,便趁热打铁道。
嬴政心中天人交战,他深知董宇的忠心和能力,也知道新政对于大秦的重要性。
但看着殿外跪满了请求废除新政的官员和百姓,听着耳边此起彼伏的指责和谩骂,他的内心也不免动摇起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