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必须先缓一缓、等一等,在帐内和那几个小角色表态没有任何意义。
五万关宁铁骑,其中三千人的家丁营,吴三桂能够绝对掌控。
这三千家丁,都是辽东吴氏家族、祖氏家族的亲族子弟,待遇、装备、战力也都是最好。
事实上,古代的骑兵队伍中,真正能打的核心,一般都是将军的亲兵、家丁构成的那一小部分人。
只要这一部分人战力彪悍、绝对服从,其余的队伍就好带。
在战场上,只要这部分人敢打、能打,其余的就能跟着打!
否则,军队人再多,也是一盘散沙,战损达到一成、两成就要崩!
吴三桂能够在关宁军中成为霸总,靠的就是这三千人马的家丁骑兵!
剩余的几万人,虽然都听吴三桂的,但和吴三桂并非铁板一块。
吴三桂他最终选择哪一个阵营,必须取得剩余人的支持。
他在玉田只带了两万人。
剩余三万人还在永平。
几名核心的副将、参将都不在身边。
他最重要的谋士兼好友方光琛,前辽东巡抚方一藻的儿子,此刻还在从永平赶往玉田的路上。
吴三桂必须听听方光琛的意见。
李若链当然知道,在吴三桂决策结果出来前,帐内包括他在内的人休想离开。
李若链死死盯着眼前两个大明的败类和叛徒,恨自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一只手已经伸向了绣春刀的刀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