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派了辆马车送宋安宁回去,正好把她家里的辣椒油、松花蛋取回来。
有几个妇人还想回集市卖鸭蛋,却听宋安宁说:“婶子,把鸭蛋拿上车吧,从今日起,我和我阿爷家收鸭蛋,两文钱一个,有多少要多少。”
“啥?两文钱一个?宁丫头,这是鸡蛋的价格,鸭蛋只需一文钱的。”
“是啊,再说,你家收那么多鸭蛋吃不完的。”
宋大山听得一头雾水,这是干啥,他家哪有钱收那么多鸭蛋?
“我同赵掌柜做了笔鸭蛋生意,急需鸭蛋呢,各位婶子叔伯安心送来便好。”
众人呆呆点头,鸭蛋一筐筐地抬上车,车上只有宋家几人,其余百姓卖笋赚了钱,都想去买些布匹、针线。
“阿宁,我家今日卖了三百文呢,这里是三十个铜板,你快收下,婶子谢谢你了。”
“若不是你,我们找不到这么好的笋子,也卖不上这个价儿。”
“对,给阿远买糖吃吧”
桂花婶子一开头,所有村民都围在马车前,掏出一把银钱就往宋安宁怀里塞,二十个铜板能买十斤粮食或十个鸡蛋,不是笔小数目。
但是他们知道感恩,庄稼人笨嘴拙舌的,给银钱是最实在的。
宋安宁笑着摇摇头,将铜板放回他们手里,
“昨日我说给阿远阿月买糖葫芦,孩子们都听见了,馋得很呢。”
“这些银钱拿去给孩子们买些好吃的,让他们也乐一乐吧。”
宋大山和宋二和也劝了两句,
“前些年,我家阿宁没少麻烦各位,帮帮大伙也是应该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