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容年轻,拥有完整意识的年头也不长,但从他的灵识产生的时候算起,他可算是个老怪物啦。
排除混沌时期的近千年,自他的触角能向外延伸获取别的知识起,到他化形为人生活在现实世界的今天,他所收揽到的信息全部原封不动地储存在他无限宽阔的思维广厦里。
只要他想,就能查阅。
他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人类的提问、回答和分享,换句话说,人类没有进步,他就没有进步。
但这个“人类”
不仅指当前时代的这些人,还包括一长段历史中的人。
人类的思想会有倒退再前进的重复情况,总体是向前的,科技则始终向上,更新的通常是更好的。
文灏的知识容量超过每个人类个体,但他并不能比整个人类群体更“先进”
,除了在历史领域——如果历史认知上的更全面和更准确可以称为“先进”
的话。
朝代更迭、族群迁徙、战争破坏,有太多因素可以让先代留下的各种记录被埋葬、破坏,继而被后代遗忘。
而今,无论是过去统治阶级的思想结晶,还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是现代人研究的对象。
人们通过符号、墓葬、流俗抽丝剥茧,一点点拼凑不同历史时期的画卷,为了探究文明的发展过程,为了以古鉴今,也为了纯粹的乐趣。
贺老研究的历史时段正好在文灏有记录储备的范畴内,他看过的那时的人创作的文字、图画比流传至今和考古发掘的要多得多,因此知道贺老的观点是对的,在跟向驰聊天时没有多想就说了贺老的看法。
贺老希望跟他多交流交流,他也没法越过现有的研究成果多说什么,不提那有没有意义,会不会扰乱正常的研究,他也没法证明啊。
可一位当代大学者邀你聊聊天,哪有拒绝的道理?自然要欣然前往。
文灏自知是小辈,拒绝了贺老亲自出来见他的提议,在确认乐乐第二天有人陪后,约定好去c大拜访。
应安年才决定要跟他保持距离两天,还打算在公司多加几小时班,就知道他周六又有人约,还是个大教授。
并不需要自己走远,越来越多人发现他的不凡,他未来的路会越来越宽广,自己要做的应该是在他羽翼未丰时为他保驾护航,尽量不被他甩下,让他可以前进得更快乐,更平稳。
还是回家吃饭吧。
第32章
周六天气不错,起了一阵晨雾,天空摊起了鸡蛋饼。
“鸡蛋饼”
是应母的说法,乐乐没有吃过摊得那么圆的鸡蛋饼,觉得那更像桔子。
祖孙俩问文灏的意见,长发青年想了想,回答:“也像蛋黄。”
然后三人一起转向应安年,有点走神的男人愣了下,道:“你们说得都对。”
“谁让你当裁判啦?是让你说太阳像什么。
怎么大早上就精神不集中?”
应女士批评起自己儿子来一点都不委婉。
“黄灯。”
应安年无奈地参与进这个幼稚的游戏,感觉自己已经有了低龄化的趋势。
“没意思。”
应母嫌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