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
“还有,今天,你把第一军司令部对面的那家烟酒店盘下来,价钱不是问题,你安排一名男战士去那里,我有任务交给他。
如果实在盘不下来,就租一个月,找一个陌生面孔过去,你不要出面。
估计最多一个月事情就能办妥,如果能盘下来自然更好,这件事十万火急。”
“是,我马上就去办。”
刘铮估计,运送一列车的设备,最少需要一百台卡车才行。
一节车皮约六十吨,二十节起码有一千二百吨。
现在的卡车按照超载计算,也不过四五吨,一百辆车大约能运五百吨,起码要拉两趟。
而且装卸也需要耗费很长时间,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吊车,如果有,就会方便许多。
刘铮不清楚火车站的装卸方式,也不了解这个时代的装卸条件。
但是汽车是必不可少的,不然依靠大马车根本无法运输这些重型设备。
当下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获取更多的卡车。
先让团部调派二百人过来,一旦时机成熟,就把太原的几十台卡车截回,有多少先准备多少,总比没有强。
想到此处,刘铮起草了电文,命令张大彪从各营的侦察兵中挑选日语学得好、会开车的战士到太原来执行任务,人数为二百人,开八辆车过来。
特战队也要全员带来,要求一路行军一路训练,行军不能耽误训练。
并且要求,车前要悬挂鬼子旗帜,路上关卡众多,要胆大心细、谨慎应对。
电文送走后,刘铮又陷入了沉思。
仅凭太原的五十辆左右的卡车和自己的三十辆卡车,还是无法完成任务。
一旦在白天截住火车,天上有鬼子的飞机,地面有鬼子的追兵,如何确保更快地将设备运回根据地?除了更多的车辆,还需要端掉鬼子最近的机场,还需要大量的人手,仅依靠根据地的百姓是不行的。
正在思考的刘铮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后世看到的大同煤矿六万矿工惨死的消息。
本来,他计划在新兵经过一个月训练后,下一步去消灭大同煤矿的鬼子,解救大同煤矿的矿工。
现在太原的卡车明显不够用,不如提前解决大同煤矿,这样不仅能缴获卡车,解救矿工,还能炸毁部分铁路,使鬼子的设备只能走石太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