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242章 铜亭冤魂(第1页)

清光绪年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惶惶如丧家之犬,乔装改扮逃离京城。

一路上饥寒交迫,险些冻饿而死。

幸好在张北乡下遇一老妪,用粗茶淡饭热情款待。

老妪身边有一对双胞胎孙儿孙女,刚刚六岁,孙子叫金哥、孙女叫玉妹。

慈禧端详两个孩子,不由涌出爱怜之心。

她将自己佩戴多年的一对玉镯,亲手给两个娃娃戴在手脖子。

两个真的孩子很懂事地向西太后鞠了一躬,连:“谢谢奶奶!”

慈禧拉着两个孩子的手,面带微笑:“乖孩子,也算咱今生有缘,奶奶一定带你们进京好好玩。”

慈禧当时随便,不料后来竟应验了。

再英法联军烧毁了清漪园,把慈禧疼得如同剜肉割心。

她想:这些洋鬼子毁了我的园子,我偏要在万寿山修建一座铜亭让你们瞧瞧,我大清江山固若金汤。

这铜亭既镇洋妖,亦惩戒家奴。

可修铜亭不是空口白话就能办成的,到哪儿去筹措这么巨大的一笔款子呢?老佛爷为此食不甘味、夜不成眠,整长吁短叹,为修亭子的事发愁。

大太监李莲英悄悄附耳向慈禧献计道:“羊毛出在羊身上,还不是取之于民么!”

慈禧一听两眼一亮,李子得有道理!

于是立即传下御旨:在颐和园东宫门外,摆九九八十一口大缸,凡是出入宫门和路过此处的官兵臣民,一律往缸里投一枚铜钱,投放得越多,就表示对朝庭越是忠心耿耿。

"

这御旨一传下来,就苦了附近的穷老百姓。

他们宁愿多走些冤枉路,绕过东宫门,也不投一枚铜钱。

那些拍马溜须的大臣们,为了官运亨通,相争着把整袋整袋的铜钱倒进缸里。

只一年工夫,那一枚一枚的制钱、铜子,已经装满九九八十一口大缸,一过秤,超过四十万斤。

慈禧命人把铜钱越山上,又征集匠人修筑铜亭。

这些匠人都是能工巧匠,但是在浇铸四角立柱时却遇到了麻烦,只见立柱刚刚浇铸竖起,眨眼间就倒了。

如此三番五次都立不稳,工匠们一个个束手无策。

监工大臣将此事奏报内宫,慈禧心中不由一惊:得罪了哪方神圣?还是选址风水不对!

于是,让人请来了一位风水先生。

这位先生装模作样,在山上山下,山前山后转悠了半,才回宫复命。

他先亭址选得倒不错,只是山中阴气太盛,不时有鬼魂作祟,需将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对童男童女,埋在铜柱底下,方保铜亭万古长存。

慈禧听了挥了挥手:“你跪安吧,我自有安排。”

慈禧有何良策?原来她忽然想起逃难途中遇见的金哥玉妹。

至于另一对,李莲英当仁不让,他要亲自下去挑选金童玉女进宫。

这一,金哥玉妹刚刚从学馆归来,见家门前拴着两匹快马,心中想:哪里来的骑马的亲戚呀!

兄妹两个止不住好奇心,飞快跑进家门,见穿着黄马褂没有胡须的两个人,在细声细语和奶奶拉呱呢。

奶奶虽然强欢作笑,却泪流满面,见孩子归来,紧紧把他们抱在怀里。

来人再三相劝:"老人家,老佛爷待见这两个孩子,让他们进京共享荣华富贵,多大的福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