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小说网

第24章 生前身后事(第2页)

镖局以罗英和小武年纪最小,小武年仅十四岁,自愿为谭嗣同守孝,行子侄礼。

棺木在镖局停留了七日,由于王五闭门谢客,所以并没有宾客往来,只有几位与王五交情莫逆的武林豪强才能进入镖局进行祭奠。

后来在众前辈的暗中施压下,那些想着挑战罗英的江湖高手这几天也偃旗息鼓了,虽然有些不明白所以,但在人家的地盘上总要给别人一些面子,因此这几日顺源镖局门前出奇地安静。

头七过后,李氏想要扶谭嗣同的灵柩回归故里,此时京城四门早已打开,要道封锁也已经解除,维新政变风波过后,朝廷为了接下来的万国比武大会选拔,已经放松了对京城的管制,主持维新的领袖六个主要人物被处斩,梁启超、康有为、徐仁铸逃亡日本,剩一个年近花甲的徐致靖被圈禁在府中,已经翻不起什么浪花。

至于对于其他人的追捕虽然没有明令禁止,但也都放松了下来。

王五的本意是想先将谭嗣同的遗体火化,然后由李氏带着骨灰离京,以免引人注目。

李氏虽然明白王五的苦心,但却坚持要扶棺椁回去,也好让家中亲人再见一面。

王五也不勉强,找来医师用药物处理了谭嗣同的尸身,防止腐坏,然后第二天送李氏出京。

此时展初晨的伤已经好了大半,因此乔装打扮,跟随李氏一起出城,一方面可以沿途保护,另一方面,如今展初晨在京城中的江湖势力被铲除,只能暂时出京避难,暗中联络江湖有识之士,以便日后卷土重来。

王五又安排镖局中两个伶俐的徒弟沿途打点护送,直到湘潭。

当时学子都感怀“六君子”

的遗风,纷纷为其著书立传,谭嗣同的那首绝命诗也不胫而走,激励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继续为变法改革而奋斗,朝廷虽然多方打压,仍旧屡禁不止,“百日维新”

运动中提出的诸多改制措施都已被废除,但日后局势的发展依旧深受影响,不断地向西方制度学习,动摇了满清政权的统治。

变法中提出的开始新式学堂和京师大学堂也保留了下来,成为朝廷选取人才的重要基地。

经过“流血三日”

的北京城,又重新热闹起来了。

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总是麻木的,健忘的。

虽然没有人傻傻的跑去捡维新党人的血浸泡的馒头去治肺痨,但前几天的菜市场杀头事件依旧成为普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尤其是当朝廷发布告示公布了维新党人的“罪行”

时,无论是短衣帮的穷苦工人普通百姓,还是身穿绸缎玩鸟斗狗的富商士绅,大都对维新党人或者嗤之以鼻,或者口诛笔伐。

茶馆里,一个拎着鹦鹉的胖子正在嚷嚷着,让众人听他讲。

这个胖子是满清镶黄旗的,祖上因为有功,有朝廷的荫封,到了他这一代是仅剩一脉,这位仁兄是一不能读书断句,而不能骑马射箭,整日里就知道跟一群京城阔少和地痞流氓一起厮混,逗鸟遛狗,喝酒赌博那是从早到晚,是八旗子弟中有名的不肖子孙。

可是没办法,谁让人家生的好,家里有祖上留下的田产不说,自己还继承了爵位。

只是他不学无术,一无是处,朝廷不肯用他,只是任凭他胡闹。

只听那胖子嚷道:“你们知道前几天菜市口那杀的都是什么人吗?”

“当然知道啊,这不是都发告示了吗?说是朝廷的叛逆。”

人群中有人回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