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书中伸张正义的男主角归属键盘侠之巅,将网络上口不择言之人归于大众。
对方若提及书中男主角,便已破其立论之根基。
“当对方提出,‘侠’字在今日社会应有新解,我方立论便显明:
侠,是否有某种特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始终恒定不变?
此特质为何?
在华夏古代,有位名家(韩非子)于其《五蠹》中有明示: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闻言,王梓竹立刻提笔疾书,聚精会神倾听江北的论点。
“其实自始即划分明确,侠是凭武力突破枷锁之人。
时至今日,暴力与武的概念已变,但勇之本质,是否仍为今日侠的核心?”
韩勇三人闻言,已感迷惑,他们缺乏辩论队的技巧,分辨不出江北是否在转换话题。
只觉江北所言颇有道理,却又难以理解。
三人唯恐漏掉关键,纷纷装出恍然大悟的模样,不时轻轻点头,演技可谓一流。
“试设想一情境:
古时有一村落,村中横行一恶霸,其劣迹斑斑。
村民私下议论,日复一日,恶霸恶名远扬,形成舆论压力。
是故,侠者在月黑风高之夜,将其铲除。
何者为侠?
语言的力量可呼唤侠的出现,但不能因此将村中每一位私下抱怨、咒骂恶霸者皆视为侠!
满村侠士,侠有何用?
口中喋喋不休,言语不断,这些人,古人谓之长舌。”
此刻的江北,几句话间犹如老练的辩手,直指侠之本质。
进而巧妙地将只会背后言语之人称为长舌,使之脱离侠的范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