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鬼头蛤蟆眼的师爷,奸同鬼蜮,行若狐鼠的陆国邦打点。
但在敛财之事上不含糊,为政十年,二年跳一级,从贡捐得来的九品芝麻官,到今已是从六品了。
仕途腾达,如日中天。
在上辈子光环照耀下,有了朝中有人好做官的信条,通过不断的跑官要官买官,也是仕途飞黄腾达,可谓名利双收。
三年清知府,十万百花银。
一年的花销开支三万多块白花花的银元,哪来这么多俸禄恩典支出,按现在的话,就是官员的隐性收支了。
这个资产来历不明,在清朝末期,已是司空见惯。
贪污腐化,宦匪一家,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一丘之貉。
名目繁多的赋税,苦不堪言的徭役。
不光征收役银,按人口、田亩多寡来承担;进而采取苛严的赋税制度,把丁税平摊在田亩中,废除了人头税。
加之兵役匪患,青壮年被征募结伙,入勇入匪,农稼事宜又变的荒芜欠稔,加之天灾人祸,农民与地主,封建王朝与资本主义,民族矛盾日益加剧,加之列强打开国门。
使社会动荡不安,群体性、区域性暴力事件风起云涌,战争频发不断。
吴昊天在这多事之秋,清王朝风雨飘摇之中,有着个人企图,夹杂着封建没落的思想,极端的个人享乐主义,腐化堕落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垂死挣扎,
还是病入膏肓,同皇权命运一样苟且偷生,有了新的人生轨迹,那就是乱中取胜,乱中发国难财,乱中更显得道德沦丧。
他的生存方法主要就是利用权柄,盘剥豪绅,鱼肉百姓,打压异己,培植和结盟恶势力。
大肆贪污受贿,鲸吞土地,实行官僚买办,成为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在“弓太满则折,月太满则缺”
中,经受着沉浮。
而朝廷派驻清安城的漕运总督甄鸿儒,确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保皇派人物。
他饱读诗书,博闻强记,满腹经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