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被侵略的时期。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棍以“巨野教案”
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
德棍在青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了胶济铁路等,也留下了一些具有德国风格的建筑,如八大关的建筑群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11月,东瀛取代德棍侵占青岛,进行军事殖民统治。
在东瀛统治时期,青岛的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纺织业等,但这段历史也给青岛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
直到1922年12月10日,华夏才收回青岛,辟为商埠。
然而,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东瀛再次侵占青岛。
华夏红党领导人民建立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抵抗。
最终在1945年9月,青岛解放。
而在这个时候被东营人占领的青岛是啊转运东营人掠夺华夏各种物资的重要中转站之一。
俗话说,青岛不倒,我不倒,雪花不飘,我不飘。
这句话中的青岛,就是出名的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始于1903年,由英德啤酒有限公司创立,当时酒厂全名是日耳曼啤酒厂青岛啤酒有限公司,主要服务于在华夏生活的欧洲人。
一战后,青岛被东瀛接管,酒厂出售给东瀛人,大东瀛啤酒厂(后拆分为朝日啤酒厂和札幌啤酒厂)接手,青啤风格逐渐融入日本啤酒风格。
心远曾特意去尝过一次东瀛风味的啤酒,那独特的味道让他满心嫌弃。
那口感与现代的青岛啤酒相较,简直是云泥之别,丝毫没有青岛啤酒的清爽与醇厚,只让人觉得东瀛啤酒太过小家子气。
没错,此刻心远他们来到了青岛。
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在鬼子的侵略下,沦为了他们众多物资中转站之一,也正因如此,成为了心远他们此次行动的主要目标。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们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