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队和匈牙利队都是实力相对较弱的队伍,但是他们之间的防守强度却是截然不同的。
再往前推一推,阿尔巴尼亚队1-2输给意大利队的时候,连续丢掉两球那时的防守强度是否跟昨天相同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就好比我现在去打篮球,跟老年组打养生局时,防守强度非常低,防守球员离我足足有15米远;而当我跟青年组打4v4的时候,防守强度则变得极高,防守球员恨不能跟我的距离缩短到-018米。
昨晚的阿尔巴尼亚真可谓是令人眼前一亮!
他们的防守犹如铜墙铁壁一般,凶狠异常;态度更是无比坚决,只要有机会上抢就绝不含糊,只要能够拦截就绝不放过,只要可以肉搏就绝不退缩。
这种全情投入、全力以赴的精神状态,充分展示出他们对胜利的渴望与执着。
尤其是在攻防转换之际,他们整体的启动速度快如闪电,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即便是到了比赛的最后关头,当双方球员的体能都已逼近极限之时,阿尔巴尼亚队依然没有丝毫松懈。
他们没有选择卧草休息,而是继续持球冲击对方防线,积极跑位寻找机会。
反观克罗地亚队,此时他们的防守强度明显下降,单纯依靠防守已经难以抵挡对手的攻势。
于是乎,就像之前的捷克队一样,克罗地亚队也丢掉了一个看似绝对不可能失去的球。
这场比赛的结果,似乎也揭开了意大利2-1战胜阿尔巴尼亚那场比赛背后隐藏的“阴谋”
。
或许,当时的阿尔巴尼亚并不是实力不济,而是另有隐情……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恐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答案了。
为什么阿尔巴尼亚1-0领先意大利之后会被打得如此狼狈不堪呢?为什么意大利在完成两球逆转之后却踢得相对轻松养生了呢?难道说意大利和“意小利”
计划联手做掉克罗地亚吗?所以才会在首轮比赛中都没有使出全力,而阿尔巴尼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田忌赛马”
,好集中力量狠狠地与克罗地亚一决高下?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最后一轮意大利对阵克罗地亚时多半不会手下留情,而西班牙则可能会在已经提前晋级的情况下轮休主力球员,给阿尔巴尼亚留下可乘之机。
如此一来,克罗地亚或许就会成为死亡之组中的牺牲品。
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和假设,具体情况还需要看接下来的比赛发展。
(这些都是后面要讨论的问题,暂且不提)
再看看德国2-0战胜匈牙利这场比赛,东道主到底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呢?为什么任何球队在面对他们的时候都会自动获得一个debuff,导致自身的求生欲望直接减少50?(昨晚的比赛中,匈牙利是唯一一支跑动距离不到110公里的球队,仅为1093公里)
相较于死磕克罗地亚整整90分钟的阿尔巴尼亚来说,昨晚的匈牙利表现得非常客气。
这简直就是一场“周瑜打黄盖”
式的半场攻防演练。
面对几乎没有施加任何防守压力的匈牙利,德国队能够轻而易举地组织起攻势:中路突破、大范围转移以及即使没有高大中锋也能起高球寻找高点争抢头球等战术运用自如。
这场比赛更像是一场训练赛,匈牙利队仿佛只是兼任陪练角色,领取日结薪水而已,他们的任务就是陪伴,强调的是放松心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