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轻叹,“那位殿下自身处境堪忧,况且并无争储之意,得罪士族,等于得罪满朝文武。
投靠那位殿下并非明智之举。
但,倘若那位殿下有能力扭转眼前这场汹涌而来的言论风暴,或许,我们值得为其效力。”
正如马周三人所预料,
土族的反击迅速展开。
次日,一则关于恪守幽界之门无益,吴王李恪为一己私欲,损耗数万精英战士的谣言在长安城中蔓延开来。
“死守幽界之门,乃吴王李恪虚名浮夸,为了彰显个人无能之举!”
“的确,区区异族如何敢挑战我朝,即使让异族侵占幽界之门,只需我朝大军重夺并畅通大非川,异族必会退兵!”
“吴王李恪踏着战士们的鲜血,成就个人之名!
他为争储,无所不用其极!”
“此刻却故作悲悯,虚名钓誉欲关怀伤残战士,十多天过去,他究竟做了些什么?”
“李恪在宫殿内纸醉金迷,那些伤残战士在城外营地受冻挨饿,景象凄惨,这是我亲眼所见。”
“我也目睹了这一切。”
“李恪从未真心想要帮助那些为他争储而牺牲或受伤的战士,他仅是寻求好名声罢了。”
随着李恪未有任何动作,一股指责他只求虚名、虚伪的舆论兴起,百姓开始半信半疑。
毕竟十多天过去,李恪似乎真的未采取任何行动。
魏王府邸。
李泰临窗而立,一面喂食池中灵鱼,一面感慨,“皇兄啊,何苦来哉。
让我猜中了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王爷,现今应与吴王保持距离更为妥当,整个土族都在针对他。”
李义府恭敬站立一旁,小声提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