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差审查后,便可放行进入考场。
“姑苏府,唐慎”
唐慎走到左边的偏门前,一个官差拿了他的考篮,检查里面是否有不该带的东西。
另一个官差拿着他的面貌册,对着他的脸观察。
面貌册上写着唐慎,高而略瘦,无须无胎痣,面白貌佳。
“过”
搜完身,唐慎拎着考篮进入考场。
等到所有考生全部进场后,他们聚集在考场前方的空地上,吴县县令贾亮生走了进来,下令封闭考场大门,三扇门立刻被关上。
等贾亮生检查完毕,每个人按自己到的号牌入座。
考场一共有一百二十个座位,十列十二排,按天干地支排序。
唐慎的位置是丁未,也就是第四列第八排。
这考场与去年梁诵带唐慎来看时,已经大不一样。
考场中除了多出一百二十张桌椅外,还搭了一个顶棚,防止考卷被日晒雨淋。
然而哪怕衙门准备得再好,当一百二十个人坐满后,很快,考棚里便显得闷燥起来,也多了一些气味。
唐慎叹了口气,已经十分知足了。
姑苏府是科举重地,官家重视科举,且有条件为考生配套一百多张桌椅,搭建顶棚。
放在一些穷困偏僻的地方,别说搭顶棚了,考生连桌椅都要自己准备,扛着带进考场。
有时候寒门子弟家中找不到一张桌子,连饭馆茶楼的桌椅都要抢着借走,作为考试时的桌椅。
所有学生坐定,官差开始分考卷和答题纸。
只听一道清脆的锣响,唐慎翻开考卷,看清了题目。
第一题“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唐慎一愣。
这题目竟如此简单
县考是科举所有考试中,县令唯一可以自主命题的一场考试。
很多县令为了展现自己的博学多才,会出一些稀奇古怪,比如传闻中的截搭题。
唐慎想了想,便明白,吴县县令贾亮生今年才二十六岁,去岁才到吴县任职。
他在姑苏府并无根基,也不是那种老派的老县令,没有为难考生的意思。
这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出自中庸第二十四章,原句是“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意思是,国家将要兴盛时,会有吉祥征兆出现;国家将要灭亡时,会有妖怪作祟。
考得不偏,题意也十分明朗。
题目简单,让学生不容易出错。
但题目简单,也让想得高分、拿到好名次变得更难。
老师曾经说过,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看得比这个时代的人更远,想得比这个时代的人更开放。
思索良久,唐慎睁开眼,在草稿纸上写下第一句话。
“人有开泰之期,则天有休征之应。
天人感应,机甚不爽,谓天休滋至,而非人事之兆,吾不信也。”
写完这一句后,唐慎认真审视。
他这一次破题破得非常冒进,一步错,则步步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