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contentadv">仓库门外,有两口大水缸,不论寒暑,必须保持水满状态。
制度,从一开始就必须严密。
否则后面随着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容易失控。
第三次招人,是直接购买的流民。
刚到夏季,黄河又决堤了。
一口气冲毁了18个县,波及6个府。
李郁听说此事的时候,苏州城内已经出现了第一波乞丐。
他是去元和县衙的时候,发现的异常。
一路上遇到了不下于20个乞丐。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穿的都是不辨颜色的布条,人手一只破瓷碗。
他施舍了几十文铜钱,结果引来了大批乞丐。
吓的他赶紧拨马离开,绕道躲避。
身后,传来了衙役们暴躁的怒骂声。
他们用皮鞭,驱散了聚集起来的丐帮。
因为这里是十泉街(后改名十全街),是绅士们居住的地方。
……
到了元和县衙。
门子异常热情的帮着牵马,给马喂水,喂草料。
李郁也很知趣的打赏了一小块碎银子,获得了一堆阿谀奉承。
县衙人人都知道,县尊对李郁非常重视。
甚至企图邀请他来做个影子知县,掌管衙门内外一切业务。
还有一种传言,是县尊想做他的老泰山,怎奈女儿太丑。
总之,李郁是县尊的大红人。
吏在前面带路,一直到了后堂,张有道和家眷的居住区域。
大槐树下。
一桌简约但不廉价的酒菜,早就摆好了。
很显然,这是家宴。
在大清官场,家宴才是招待贵客的最高待遇。
张有道的妾室,居然也在场。
因为官员不宜携妻上任,所以常规做法是到了某地任职,就现纳一房妾聊作消遣。
“拜见县尊大人,夫人。”
“李先生且去宽衣,夏日酷热不必拘谨,都是自家人。”
不一会,换上了丝袍的李郁坐到了桌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