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朝"
。
在印度名闻国内的卫特那博物馆里,还有许多孔雀王朝时代的塑像,其中最着名的一座塑像为"
拿孔雀毛扇的女子"
。
可见,孔雀在印度有着特殊的地位。
"
印度民族之鸟"
孔雀,美丽、端正、聪敏、机警,它是一种象征吉祥如意的幸福鸟,深受印度人民的喜爱。
在古代印度的梵文书里,称孔雀为"
摩由暹"
。
据文献记载,早在远古时代,印度人民就把孔雀美丽的形象,刻在花坛和器皿上,绣在绸帛上,雕在建筑上,塑在庙宇里。
印度古代着名诗人迦梨陀娑,对孔雀高度的评价,尊称为"
印度民族之鸟"
。
孔雀王的聪慧印度人民爱把孔雀与神联系在一起,认为孔雀是奇异的鸟,圣洁的鸟。
据佛经记载,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说教时,常用孔雀作比喻。
印度关于孔雀的传说故事是,过去有只孔雀王,它有五百只雌孔雀相随。
有一天,它看见了一只十分美丽的青蓝孔雀,便抛弃了身边的五百只雌孔雀,去追求这只美丽的青蓝孔雀。
从此以后,孔雀王日夜喂养它,形影不离。
为给青蓝孔雀寻觅食物,孔雀王被国王的射师捕捉了,这时,孔雀王专心致志为国王的夫人和老百姓治好了病。
孔雀王对国王说:"
我治好了夫人和老百姓的疾病,国人将我当天神来供养,我决心留下来了,请国王解开我吧!
"
国王听了,就解开孔雀王,它就展翅飞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克制贪欲,不然就会殃及其身;同时也赞美了孔雀王的聪慧,以及给人们的幸福。
7国树
菩提树。
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菩提”
在梵语中为“大彻大悟”
之意。
在印度,无论是印度教、佛教还是耆那教都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
,因此,印度定之为国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