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村的磨坊也收拾干净,隔着院子喊应了李里正,拉上磨坊门。
30多个人,走路的走路,赶车的赶车,都回到河滩落脚地。
漂洗、过滤浆液,煮浆液的人,不只是妇人,大伙轮着来,反正记工分。
一夜火不灭,总算是全部搞定。
浆液不得不全部煮成橡子豆腐,方便带着。
沉淀成粉,没地方晒啊!
一路灰尘仆仆,放车顶晒一路下来,灰占一半,淀粉还要掉一半!
浆液就更不好带了,一路洒着走,哪怕是走高速路都一样洒啊!
除非是全封闭的包装浆液,那就不怕洒出来。
冷却凝固地橡子豆腐,塞满了房车,冰箱冷藏室里也放满路了。
冷冻室里,是林家剁碎了的鸡鸭鹅,还没动过的。
卫生间是围铺着防水布,卫生间变成巨大水桶,里面泡着橡子豆腐。
林紫苏感觉很久没用过,房车的卫生间了。
凌晨4点多,两母女被迫起床,房车要尽可能的多放些橡子豆腐。
桶里盆里的多数都还冒着热气,许多都是刚出锅。
林紫苏下车,就看到赵屠夫的二儿子、三儿子、四儿子在河边擦洗车厢,李菊花在喂牛吃糠皮、草料,时不时指点一下儿子们的擦洗情况。
河滩上,到处都是火把光亮。
大伙都已经起来了,忙着收拾行李。
林有才、里正一堆人,围着回来的5人问情况。
林紫苏看着房车显示屏上的时间,五点零3分,队伍再次出发。
今天是她家打头,她家骡车先上官道,她的房车随后就跟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