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炉子的事儿,还是姜甜甜建议的,她是个怕冷的人,自然也就想得到这个。
不过建民他们都觉得太浪费了。
四个炉子啊,每天要烧多少柴火,要烧多少煤球。
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钱啊!
真是都不敢细算的,一算就觉得心疼的有人割肉一样。
不过姜甜甜和陈清风简单一提,陈清风就懂了姜甜甜的意思。
虽然看起来,他们多了炉子花费变得大了很多,真是亏了。
但是实际上,可又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因为他们有了炉子,这生意是越的好了。
外面的拖车摆摊和旁的不舍得的人家,都一点也没有办法比的。
虽然都说南方不如北方寒冷,可就算是不冷,那也是冬天。
总归是难熬。
特别是车稍微晚一点的,候车室里可没有这边舒服。
感受过暖和的屋子,真是在那凉飕飕冷冰冰的候车室待不下去。
虽说这东西也不算便宜,但是穷家富路,一般人出门,总归还是比以往舍得一点,而且这里也不比国营饭店贵。
大家只要知道的,都乐意过来买一碗热乎饭,或者一份热乎乎的饺子。
只要是买了,这边就有热汤赠送。
冬天一般都是带着一点点辣的胡辣汤或者酸辣汤,虽然是不要钱赠送的,但是一点也不清汤寡水,反而是看起来一点也不差,这已经是很好很好了。
喝着暖呵呵的,要是人不挤得慌,还能在这边凑合个两三个小时,那可比在候车室舒服多了。
他们在这边取暖磨蹭时间,店家也不恼,乐呵呵的,这样的神仙地方,谁不爱来呢。
有些火车站上晚班的,都会过来吃个晚饭,谁不知道,他家晚上快关门的时候,如果汤剩下了,可就不是赠送一碗,再添个一碗半碗的,东家也是不介意的。
不过走亲戚偶尔来一次的当然不知道,可是车站里不少人知道。
这年头大家过的都不富裕,有这样的好事儿,自然是心里高兴的。
所以有时候车站里有人打听吃饭的地儿,也有不少的工作人员给指到这边。
这要是搁在后世,大家都要觉得这是托儿了。
但是这年头人都比较淳朴,大家都不这么想。
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没有收到什么好处,真是单纯觉得这边不错。
这边每天都热热闹闹,爱好八卦的建民可真是如鱼得水,要不是天越来越冷,小舅和小舅妈都期末考试结束,他还没想到回家的事儿呢!
所以正在算账,他听到姜甜甜问他年末回家的事儿,他还楞了一下。
姜甜甜看他这个呆滞的样儿,感慨:“都说养儿防老,你们看这样的儿子一出来就跟撒了鹰似的。
连回家都记不得了,还防什么啊。”
建民笑呵呵的:“我这不是在这边过的太欢乐了吗?我在家要是听个墙角,我娘都要骂我一下的!
这在这边真心没人管啊!
一来二去,我太高兴,就把回家忘了。”
一般人家舅妈和外甥,这要是这么说保准要翻脸的,但是这俩人都是理直气壮的样子。
倒是让人忍俊不禁。
姜甜甜:“你这么乐意听八卦,以后我要是有钱我就开个杂志社,然后雇你做总编辑,你天天收集八卦,然后咱们卖给别人看,换钱!”
建民飞快点头:“好!
太好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