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虽还不知朝廷从那些富可敌国的商人那里抄得了多少银两,但料想数目可观,足以缓解大明财政危机。
想到这,王在晋不禁与身边的毕自严交换了个眼神,考虑是否找个时机向天子“诉苦”
?
毕竟按照惯例,锦衣卫和东厂联手查案,抄家所得不经过户部,直接进入供天子挥霍的“内承运库”
。
看着天子似乎没有更多的指示,东阁大学士孙承宗带领群臣恭敬行礼后,从容退出了暖阁。
朱由检还未开口,司礼监的王承恩便已疾步上前,引领众臣离宫。
目送臣子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线中,朱由检的脸色由阴沉转为平静,目光如湖水般无波无澜。
"
陛下,微臣在张家口堡的八户商家宅院中搜得白银一千万两,田产一万二千亩,珍玩书画难以计数,现已悉数归入国库。
"
未待天子问,老练的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便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恭敬地递给了天子。
"
另外,还在那些商家家中搜出大量与朝廷官员、贵族甚至宗室藩王往来的书信"
骆思恭的声音虽低,眼神中却充满愤恨,这些内外勾结的废物!
"
烧掉吧。
"
朱由检微微点头,脸上没有丝毫惊讶。
这些人世代在宣府镇经营,根基深厚,就算刚才在暖阁中的朝臣,恐怕也无法保证自己与那些豪绅毫无牵连。
有些事点到即止为妙,若深究到底,只怕大明这艘风雨飘摇的破船会立刻沉没。
"
代王拿出三万亩土地了吗?"
短暂沉思后,朱由检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的东厂提督,表情耐人寻味。
自古以来,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富可敌国的豪商,对土地都有着近乎痴迷的渴望,本朝宗室藩王也不例外。
按朱由检的底线,代王朱鼎渭能主动“贡献”
五千亩土地,他已心满意足,却未料到朱鼎渭竟献出三万亩。
他低估了这些从小困在高墙内的宗室藩王对“自由”
的渴望程度。
"
回陛下,不仅是代王府主动提出三万亩土地,太原的晋王府和潞州的沈王府各自拿出五千亩。
"
魏忠贤的声音中满是意外和喜悦。
这两大王府与大同的代王府一样,自开国以来就传承至今,对中央一直“不冷不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